|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绪论 | 第8-15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8-11页 |
|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与现状 | 第8-10页 |
| ·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 | 第10页 |
| ·课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 ·国内外利用信息技术保护文化遗产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页 |
|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 ·论文综述 | 第13-15页 |
| 2.文化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 第15-26页 |
| ·地理信息系统与文化资源管理系统 | 第15-18页 |
| ·地理信息系统 | 第15-16页 |
| ·文化资源管理 | 第16-17页 |
| ·文化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及其特点 | 第17-18页 |
| ·文化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系统构建的可行性与需求分析 | 第18-20页 |
| ·可行性分析 | 第18页 |
| ·需求分析 | 第18-20页 |
| ·文化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 | 第20-24页 |
| ·系统设计原则 | 第20页 |
| ·系统的结构 | 第20-21页 |
| ·系统的功能 | 第21-23页 |
| ·系统的开发流程与环境 | 第23-24页 |
| ·系统的数据采集与转换 | 第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 3.文化资源管理空间数据库 | 第26-43页 |
| ·空间数据库 | 第26-29页 |
| ·数据库 | 第26-27页 |
| ·GIS空间数据库 | 第27页 |
| ·GIS空间数据库的特点 | 第27-29页 |
| ·文化资源数据库整体设计 | 第29-33页 |
| ·数据库设计目的 | 第29页 |
| ·数据库设计原则 | 第29页 |
| ·数据库需求分析与E-R概念结构设计 | 第29-31页 |
|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 第31-33页 |
| ·数据库详细设计 | 第33-42页 |
| ·文化资源数据的空间实体表达 | 第33-34页 |
| ·基于Geodatabase的数据模型 | 第34-35页 |
| ·文化资源数据空间关系建立 | 第35-36页 |
| ·数据库物理组织与结构 | 第36-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4.三维建筑信息模型 | 第43-59页 |
| ·信息化的三维立体模型 | 第43-51页 |
| ·三维立体模型 | 第43-44页 |
| ·传统计算机数字模型的问题 | 第44页 |
| ·从传统CAD到参数化CAD | 第44-46页 |
| ·含有信息的参数化模型——BIM(信息化建模) | 第46-49页 |
| ·IFC标准——信息共享交互的桥梁 | 第49-50页 |
| ·古建筑与信息化模型 | 第50-51页 |
| ·基于ArcScene-与SketchUp古建筑单体信息模型建立 | 第51-55页 |
| ·ArcScene与SketchUp | 第51-52页 |
| ·古建筑三维模型的图形信息 | 第52-53页 |
| ·古建筑模型的非图形属性信息 | 第53-55页 |
| ·图形与属性的链接及其查询 | 第55页 |
| ·优势与不足 | 第55页 |
| ·基于REVIT的古建筑信息模型建立 | 第55-58页 |
| ·REVIT | 第55-56页 |
| ·基于信息化建模的古建筑保护尝试 | 第56-58页 |
| ·优势与不足 | 第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5.基于文化资源数据库的保护应用 | 第59-68页 |
| ·文化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及其数据库的应用概述 | 第59-60页 |
| ·业务管理与信息服务 | 第59页 |
| ·综合决策 | 第59页 |
| ·规划与研究 | 第59-60页 |
| ·文化资源信息的空间查询 | 第60-63页 |
| ·信息的空间查询 | 第60页 |
| ·基于空间特征的查询 | 第60-62页 |
| ·基于属性特征的查询 | 第62-63页 |
| ·文化资源信息的空间分析 | 第63-67页 |
| ·缓冲区分析 | 第63-64页 |
| ·地形分析与3D可视化 | 第64-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6.结论 | 第68-70页 |
| ·结论 | 第68-69页 |
| ·展望 | 第69-70页 |
| 附表 | 第70-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
| 参考文献及资料 | 第82-85页 |
| 图表来源 | 第85-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