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部分 研究概述 | 第10-23页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第10-17页 |
第一节 鼻腔共鸣障碍的界定 | 第10-13页 |
第二节 鼻腔共鸣功能的评估 | 第13-17页 |
第二章 鼻流量的研究 | 第17-21页 |
第一节 鼻流量的界定及测量方法 | 第17页 |
第二节 鼻流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第三章 本研究的整体构思 | 第21-23页 |
第一节 对目前鼻流量测量现状的思考 | 第21页 |
第二节 本研究的整体构思及研究设计 | 第21-23页 |
第二部分 鼻流量参考标准的制订 | 第23-56页 |
第一章 测试材料的编制 | 第23-28页 |
第一节 编制预选材料 | 第23-26页 |
第二节 筛选材料 | 第26-27页 |
第三节 测试材料的确定 | 第27-28页 |
第二章 实验过程 | 第28-31页 |
第一节 被试和主试的选取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实验方法 | 第29-30页 |
第三节 实验变量控制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第31-49页 |
第一节 鼻流量参考标准的总体情况 | 第32-43页 |
第二节 鼻流量的多项影响因素的总体情况 | 第43-49页 |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 第49-56页 |
第一节 鼻流量的发展特征 | 第49-51页 |
第二节 鼻流量参考标准制订的意义 | 第51-54页 |
第三节 鼻流量参考标准对鼻腔共鸣功能评估和训练的指导作用 | 第54-56页 |
第三部分 鼻流量参考标准的应用及研究总结 | 第56-65页 |
第一章 鼻流量参考标准的应用 | 第56-61页 |
第一节 鼻流量参考标准个案研究一(健听儿童) | 第56-58页 |
第二节 鼻流最参考标准个案研究二(听障儿童) | 第58-61页 |
第二章 研究总结 | 第61-65页 |
第一节 本研究的初步结果 | 第62-63页 |
第二节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63页 |
第三节 本研究的后续研究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附录 | 第67-75页 |
后记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