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2页 |
一、南京国民政府《劳资争议处理法》的出台 | 第12-21页 |
(一) 《劳资争议处理法》出台的时代背景 | 第12-17页 |
1、稳固社会基础而立法 | 第12-13页 |
2、地方立法混乱,全国法规出台使然 | 第13页 |
3、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 第13-15页 |
4、国际立法的影响和国际劳工组织的敦促 | 第15-17页 |
(二) 《劳资争议处理法》的指导思想与立法原则 | 第17-21页 |
1、《劳资争议处理法》的法制基础 | 第17-18页 |
2、民生主义的立法指导思想 | 第18-19页 |
3、劳资协调的立法原则 | 第19-21页 |
二、南京国民政府《劳资争议处理法》的内容及修正 | 第21-30页 |
(一) 《劳资争议处理法》的条文分析 | 第21-27页 |
1、总则 | 第21-22页 |
2、调解制度 | 第22-24页 |
3、仲裁制度 | 第24-27页 |
4、争议当事人行为的限制 | 第27页 |
5、罚则 | 第27页 |
(二) 《劳资争议处理法》的两次修正 | 第27-30页 |
1、《劳资争议处理法》的第一次修正 | 第27-29页 |
2、《劳资争议处理法》的第二次修正 | 第29-30页 |
三、《劳资争议处理法》的实施成效及其制约因素 | 第30-42页 |
(一) 《劳资争议处理法》的实施成效 | 第30-37页 |
1、以1927-1931 年上海为例 | 第31-33页 |
2、以上海三友实业社为例进行个案分析 | 第33-37页 |
(二) 制约《劳动争议处理法》施行的因素 | 第37-42页 |
1、社会局势动荡不安制约《劳资争议处理法》施行 | 第37-39页 |
2、地方军阀控制地区没有严格执行《劳资争议处理法》 | 第39页 |
3、治外法权严重制约着《劳资争议处理法》的施行 | 第39-41页 |
4、政府执行机关的不健全、系统紊乱 | 第41-42页 |
结语——对劳资争议处理法的评价与反思 | 第42-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后记 | 第48-5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