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基于校园网的教务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1章 引言第12-15页
   ·研究背景第12页
   ·研究内容第12-13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15页
     ·目的第13页
     ·意义第13-15页
第2章 相关技术第15-26页
   ·系统开发模式第15-19页
     ·开发模式简介第15页
     ·C/S模式第15页
     ·B/S模式第15-16页
     ·C/S模式和B/S模式比较第16-19页
   ·ASP.NET技术第19-24页
     ·开发平台简介第19-20页
     ·ASP.NET体系结构第20-22页
     ·ASP.NET技术第22-24页
   ·三层体系结构的ASP应用第24-26页
     ·两层结构的ASP应用第24-25页
     ·三层结构的ASP应用第25-26页
第3章 基于校园网的教务管理系统需求分析第26-53页
   ·系统实现目标第26页
   ·系统基本功能需求第26-28页
  3 2.1 成绩管理系统第26-27页
     ·排课管理系统第27页
     ·学籍管理系统第27页
     ·教学计划信息管理系统第27页
     ·教材管理系统第27-28页
     ·教学设备管理系统第28页
     ·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第28页
     ·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第28页
     ·教学质量评价分析系统第28页
   ·基于校园网的教务管理系统基础第28-31页
     ·学院教务管理体制第28-29页
     ·教务管理业务情况第29-30页
     ·学院信息化状况第30-31页
   ·教务系统主要业务流程图第31-37页
     ·业务流程描述第31-32页
     ·教务管理系统高层业务流程图第32-33页
     ·学生基本信息管理子系统业务流程第33-34页
     ·学生学籍管理子系统业务流程图第34-35页
     ·教学管理子系统业务流程图第35-36页
     ·成绩管理子系统业务流程图第36-37页
   ·教务系统主要业务数据流程图第37-41页
     ·现行系统高层数据流程图第37-38页
     ·学生信息管理子系统数据流程图第38-39页
     ·学生学籍管理子系统数据流程图第39-40页
     ·成绩管理子系统数据流程图第40-41页
   ·教务管理系统逻辑数据库方案第41-49页
     ·教学管理系统主要业务过程第41页
     ·教学管理系统主题数据库方案第41-44页
     ·教学管理系统新逻辑结构第44-46页
     ·教学管理系统子系统逻辑结构(二层)第46-49页
     ·教学管理系统子系统逻辑结构(三层)第49页
   ·系统数据字典第49-53页
     ·数据字典概述第49-50页
     ·数据元素定义第50页
     ·数据结构定义第50页
     ·数据流定义第50页
     ·数据存储定义第50-51页
     ·处理逻辑定义第51-53页
第4章 基于校园网教务管理系统设计第53-94页
   ·设计原则第53-56页
     ·系统设计的任务第53页
     ·设计原则第53页
     ·系统设计的评价标准第53-56页
   ·教务管理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第56-58页
   ·教务管理系统功能结构设计第58-90页
     ·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第58-61页
     ·用户管理子系统第61-62页
     ·教师管理子系统第62-64页
     ·学生登记管理子系统第64-65页
     ·学籍管理子系统第65-68页
     ·注册管理子系统第68-69页
     ·教学计划管理子系统第69-71页
     ·排课管理子系统第71-74页
     ·成绩管理子系统第74-78页
     ·毕业管理子系统第78-81页
     ·网上信息发布子系统第81-82页
     ·教材管理子系统第82-85页
     ·考务管理子系统第85-88页
     ·教学评估子系统第88-90页
   ·数据库设计第90-94页
     ·概念结构设计第90页
     ·逻辑结构设计第90-91页
     ·物理结构设计第91-93页
     ·数据库物理设计第93-94页
第5章 基于校园网的教务管理系统实现第94-104页
   ·系统界面设计第94-98页
     ·C/S操作实际界面第94-97页
     ·B/S操作实际界面第97-98页
   ·编码第98-102页
     ·登录认证代码第98-101页
     ·数据库连接代码第101-102页
   ·系统应用效果与评价第102-104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104-106页
   ·结论第104-105页
   ·展望第105-106页
致谢第106-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09页
个人简历和在校期间论文第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土与偏心结构相互作用系统振动的AMTMD控制研究
下一篇:论仲裁的保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