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论文 胰α-淀粉酶的部分性质研究 | 第1-39页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12页 |
·材料和试剂 | 第12页 |
·仪器 | 第12页 |
2 方法 | 第12-14页 |
·胰α-淀粉酶活力测定 | 第12-13页 |
·抑制剂和激活剂对胰α-淀粉酶的影响 | 第13-14页 |
·各种金属离子对酶活力的影响 | 第13页 |
·部分金属离子对酶紫外差光谱的影响 | 第13页 |
·部分金属离子对酶荧光光谱的影响 | 第13页 |
·芦丁对胰α-淀粉酶的抑制动力学 | 第13页 |
·芦丁处理后的紫外吸收差谱 | 第13页 |
·芦丁对胰α-淀粉酶的荧光焯灭 | 第13-14页 |
·胰α-淀粉酶热稳定剂的筛选 | 第14页 |
·稳定剂最适浓度的确定 | 第14页 |
·不同稳定剂在不同高温段对酶的保护 | 第14页 |
·稳定剂对胰α-淀粉酶热变性过程中构象变化影响 | 第14页 |
3.结果 | 第14-31页 |
·抑制剂和激活剂对胰α-淀粉酶的影响 | 第14-21页 |
·部分金属离子对酶活力的影响 | 第14-16页 |
·部分金属离子对酶紫外差光谱的影响 | 第16-18页 |
·部分金属离子对酶荧光光谱的影响 | 第18-21页 |
·不同稳定剂在不同高温段对酶的保护 | 第21-24页 |
·芦丁对酶的的抑制动力学 | 第21页 |
·不同浓度芦丁处理胰α-淀粉酶后的紫外吸收差谱 | 第21-22页 |
·不同浓度芦丁处理对酶荧光光谱的影响 | 第22-24页 |
·胰α-淀粉酶热稳定剂的筛选 | 第24-31页 |
·稳定剂最适浓度的确定 | 第24-27页 |
·不同稳定剂在不同高温段对酶的保护 | 第27-30页 |
·稳定剂(蔗糖)对胰α—淀粉酶热变过程中紫外差谱的影响 | 第30-31页 |
·蔗糖对胰α—淀粉酶热变性过程中荧光发射光谱的影响 | 第31页 |
4 讨论 | 第31-36页 |
·部分金属离子对胰α—淀粉酶的影响 | 第31-33页 |
·芦丁对胰α—淀粉酶的影响 | 第33-34页 |
·胰α-淀粉酶热稳定剂的筛选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综述 | 第39-73页 |
1 引言 | 第39-40页 |
2 酸性α-淀粉酶 | 第40-45页 |
·酸性α-淀粉酶的特性 | 第41-42页 |
·对淀粉的作用特性 | 第41页 |
·耐酸性 | 第41页 |
·耐热性 | 第41页 |
·金属离子的稳定性 | 第41-42页 |
·理化特性 | 第42页 |
·α-淀粉酶的应用 | 第42-43页 |
·酸性α-淀粉酶的生产 | 第43-45页 |
·产酶微生物 | 第43页 |
·高产菌株的选育 | 第43-44页 |
·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产酶 | 第44页 |
·酶的纯化 | 第44-45页 |
3 α-淀粉酶抑制剂 | 第45-5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4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46-47页 |
·昆虫淀粉酶抑制剂 | 第47-51页 |
·抑制剂的分布 | 第47页 |
·抑制剂的提取和分离纯化 | 第47-48页 |
·抑制剂活性的测定方法 | 第48页 |
·抑制剂的抑制特异性及杀虫机理 | 第48-50页 |
·抑制剂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 第50页 |
·抑制剂的应用和基因工程表达 | 第50-51页 |
·α-淀粉酶抑制抑制类型及特性研究 | 第51-53页 |
4.耐热α-淀粉酶 | 第53-55页 |
5.高温α-淀粉酶 | 第55-56页 |
·α-淀粉酶低温适应性分子机制 | 第55-56页 |
·α-淀粉酶低温适应性分子机制的研究方法 | 第55页 |
·活化动力学、热力学参数比较法 | 第55页 |
·氨基酸随机突变法 | 第55-56页 |
·抑制剂或定点突变法 | 第56页 |
·酶分子的定向进化法 | 第56页 |
·同功酶比较法 | 第56页 |
6.小麦迟熟α—淀粉酶 | 第56-59页 |
·LMA表达的可能机制 | 第58-59页 |
·LMA研究在遗传育种中的意义 | 第59页 |
7.家蚕淀粉酶 | 第59-62页 |
·家蚕消化液淀粉酶基因 | 第60页 |
·家蚕消化液淀粉酶的同工酶及其遗传模式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3页 |
附录 | 第73-75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