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家畜车发展概况 | 第11-13页 |
| ·国内发展 | 第11-12页 |
| ·国外发展 | 第12-13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3-15页 |
| ·明确设计要求 | 第13页 |
| ·新型家畜车的方案设计 | 第13-14页 |
| ·新型家畜车的设计实施 | 第14页 |
| ·新型家畜车的分析计算 | 第14页 |
| ·新型家畜车鉴定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14-15页 |
| 第2章 家畜车方案设计 | 第15-25页 |
| ·家畜车运用存在问题及分析 | 第15-16页 |
| ·用户对新型家畜车的功能需求 | 第16页 |
| ·新型家畜车的主要设计目标 | 第16-17页 |
| ·新型家畜车功能方案比选 | 第17-20页 |
| ·用户对新型家畜车的功能需求 | 第20页 |
| ·新型家畜车方案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 | 第20-23页 |
| ·底架长度25.5m | 第20页 |
| ·车体宽度3100mm | 第20-22页 |
| ·车辆高度4553mm | 第22页 |
| ·装载家畜数量228头猪/31头牛 | 第22页 |
| ·载重31t/30t | 第22页 |
| ·商业运营速度120km/h | 第22-23页 |
| ·新型家畜车同在用家畜车技术参数比较 | 第23页 |
| ·新型家畜车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 第23-24页 |
| ·方案结论 | 第24-25页 |
| 第3章 新型家畜车结构设计 | 第25-48页 |
| ·总体设计思路 | 第25页 |
| ·主要结构 | 第25-39页 |
| ·总体布置 | 第25-26页 |
| ·车体钢结构 | 第26-31页 |
| ·装货门组成 | 第31-32页 |
| ·押运间侧门 | 第32页 |
| ·隔墙门 | 第32页 |
| ·调节窗 | 第32-33页 |
| ·水箱盖 | 第33-34页 |
| ·扶梯 | 第34页 |
| ·装货间设备及木结构 | 第34-35页 |
| ·押运间设备及木结构 | 第35-36页 |
| ·给水装置 | 第36-37页 |
| ·粪便收集装置 | 第37-38页 |
| ·空气制动装置 | 第38页 |
| ·手制动装置 | 第38页 |
| ·车钩缓冲装置 | 第38页 |
| ·转向架 | 第38-39页 |
| ·所用材料选择 | 第39-40页 |
| ·钢材选用 | 第39页 |
| ·铸件选用 | 第39页 |
| ·制动系统用材 | 第39页 |
| ·其他材料选用 | 第39-40页 |
| ·基本尺寸及主要性能参数 | 第40-41页 |
| ·基本尺寸 | 第40页 |
| ·主要性能参数 | 第40-41页 |
| ·新型家畜车制动距离计算 | 第41-45页 |
| ·计算数据 | 第41页 |
| ·制动距离计算 | 第41-43页 |
| ·粘着利用率计算 | 第43-44页 |
| ·结论 | 第44-45页 |
| ·新型家畜车通过几何曲线计算 | 第45-48页 |
| ·基本假定 | 第45页 |
| ·计算车辆 | 第45页 |
| ·水平曲线通过计算 | 第45-46页 |
| ·竖曲线通过计算 | 第46-47页 |
| ·结论 | 第47-48页 |
| 第4章 新型家畜车车体结构强度、刚度及模态分析计算 | 第48-65页 |
| ·说明 | 第48页 |
| ·结构分析程序 | 第48页 |
| ·计算模型及计算载荷工况 | 第48-51页 |
| ·网格划分 | 第49-50页 |
| ·计算载荷 | 第50-51页 |
| ·评定标准 | 第51-52页 |
| ·刚度 | 第51页 |
| ·强度 | 第51-52页 |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2-60页 |
| ·刚度 | 第52页 |
| ·质量计算结果 | 第52页 |
| ·强度计算结果 | 第52-60页 |
| ·模态分析结果 | 第60-64页 |
| ·结论 | 第64-65页 |
| 第5章 工厂鉴定 | 第65-69页 |
| 结论 | 第69-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