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结构原理、结构力学论文

大跨度独塔斜拉桥抗震措施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1章 绪论第8-14页
   ·桥梁结构抗震控制第8-12页
     ·引言第8-9页
     ·桥梁结构抗震控制的特点第9页
     ·桥梁隔震技术第9-10页
     ·桥梁消能减震技术第10-11页
     ·桥梁被动调谐减震控制技术第11页
     ·桥梁主动控制、混合控制及半主动控制技术第11-12页
   ·斜拉桥减震设计方法第12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2-14页
第2章 桥梁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第14-24页
   ·静力法第14-15页
   ·反应谱法第15-20页
     ·反应谱的概念第15-16页
     ·反应谱的原理第16-18页
     ·反应谱理论的地震力计算第18-19页
     ·反应谱的组合第19-20页
   ·动态时程分析法第20-24页
     ·动态时程分析法的概念第20-21页
     ·动态时程法的地震力计算第21-24页
第3章 斜拉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24-32页
   ·斜拉桥动力计算模型的建立方法第24-28页
     ·桥面系的模拟第24-27页
     ·索的模拟第27页
     ·主塔的模拟第27页
     ·基础的模拟第27-28页
     ·阻尼器的模拟第28页
   ·本文中独塔斜拉桥计算模型的建立第28-32页
     ·该桥的概况第28-30页
     ·计算模型的建立第30-32页
第4章 斜拉桥动力特性比较第32-54页
   ·三种斜拉桥模型的动力特性比分析第32-51页
     ·模型1的动力特性分析第33-38页
     ·采用拉索减震模型2的动力特性分析第38-44页
     ·采用阻尼器减震模型3的动力特性分析第44-50页
     ·三种斜拉桥模型动力特性的比较第50-51页
   ·有桩模型与无桩模型的动力特性比较第51-54页
第5章 斜拉桥地震时程分析第54-73页
   ·地震分析方法的选择第54页
   ·阻尼矩阵的形成第54-56页
   ·输入地震波的选择第56-58页
   ·三种模型地震响应的比较第58-71页
     ·主要节点位移比较第58-62页
     ·塔底剪力与弯矩的比较第62-66页
     ·主梁内力的比较第66-71页
   ·阻尼系数C对减震效果的影响第71页
   ·本章小结第71-73页
结论第73-74页
致谢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流控分析芯片用于凝血检测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