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5页 |
·研究背景 | 第8-11页 |
·员工流失对饭店经营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 第8-10页 |
·饭店员工心理契约研究的不足 | 第10页 |
·饭店业竞争加剧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对象、方法及思路 | 第12-15页 |
·研究对象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理论研究 | 第12页 |
·实证研究 | 第12-13页 |
·论文内容及研究思路 | 第13-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论文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心理契约文献综述 | 第15-26页 |
·国外心理契约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心理契约概念的提出及发展 | 第15-16页 |
·心理契约的内容 | 第16-18页 |
·心理契约的破裂与违背 | 第18-24页 |
·破裂与违背定义 | 第18-19页 |
·心理契约违背的形成原因 | 第19-22页 |
·Morrison 与 Robinson 的心理契约违背形成过程模型 | 第19-20页 |
·Turnley 与Feldman 的差异模型(discrepancy model) | 第20-22页 |
·心理契约的违背与行为反应的关系 | 第22-24页 |
·目前心理契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国内心理契约研究现状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心理契约与饭店员工流失 | 第26-32页 |
·员工流失的定义与分类 | 第26-27页 |
·心理契约的违背造成饭店员工的流失 | 第27-28页 |
·饭店未能兑现承诺 | 第27页 |
·饭店故意不兑现 | 第27页 |
·饭店无力兑现 | 第27页 |
·心理契约理解不一致 | 第27-28页 |
·饭店忽视或漠视员工心理契约的变化 | 第28页 |
·和谐的心理契约对饭店员工凝聚作用 | 第28-32页 |
·提高饭店员工满意度降低流失率 | 第29-31页 |
·加强员工忠诚度降低流失率 | 第31-32页 |
第四章 饭店员工心理契约现状调查 | 第32-42页 |
·问卷设计 | 第32-34页 |
·对心理契约的界定 | 第32页 |
·测量的目的 | 第32-34页 |
·问卷设计 | 第34页 |
·样本选择与问卷发放 | 第34-35页 |
·样本选择 | 第34页 |
·问卷发放与回收 | 第34-35页 |
·问卷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35页 |
·样本分布情况 | 第35-37页 |
·所在部门 | 第35-36页 |
·工作岗位及性别比例 | 第36页 |
·年龄分布 | 第36-37页 |
·学历层次及工作时间 | 第37页 |
·员工与管理者对什么是重要性的事情的不同认识 | 第37-38页 |
·员工与管理者心理契约认知一致性调查 | 第38-41页 |
·分析方法 | 第38页 |
·调查结果 | 第38-41页 |
·员工与管理者关于组织责任认识调查 | 第38-39页 |
·员工与管理者关于员工责任认识调查 | 第39-40页 |
·员工与管理者关于员工离职原因认识 | 第40-41页 |
·调查结果分析 | 第41-42页 |
第五章 饭店运用心理契约留住员工的具体措施 | 第42-49页 |
·提高管理者管理能力 | 第42-43页 |
·提高管理者的心理管理能力 | 第42页 |
·提高管理者对员工的心理契约关注 | 第42-43页 |
·实施全程心理契约管理 | 第43-45页 |
·招聘阶段:创建信守心理契约的基础 | 第43-44页 |
·工作适应阶段:修正和加强心理契约 | 第44-45页 |
·工作阶段:维护和调整心理契约 | 第45页 |
·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 | 第45-46页 |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 第46-48页 |
·在心理契约破裂或违背时做出有效的补救 | 第48-4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5-57页 |
附录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