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Cyt b-559α链Arg~(18)和Ser~(24)的定点突变及其对PSII功能的影响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缩写词第10-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46页
 第一节 Cyt b-559 的结构与功能及其研究进展第13-27页
  一、Cyt b-559 的结构与性质第13-20页
   1、蛋白和基因第13-16页
   2、 Cyt b-559 的其它组分第16-18页
   3、物理化学特性第18-19页
   4、Cyt b-559 的生物进化特征第19页
   5、Cyt b-559 在PSII 反应中心内的位置第19-20页
  二、Cyt b-559 的功能第20-24页
   1、Cyt b-559 在PSII 电子传递中的作用第20-22页
   2、Cyt b-559 在水氧化中的作用第22页
   3、Cyt b-559 的FQR 功能第22-23页
   4、Cyt b-559 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第23页
   5、Cyt b-559在PSII组装中的作用第23-24页
   6、Cyt b-559 的质体醌氧化酶的作用第24页
  三、研究Cyt b-559 的热门方法第24-27页
   1、EPR 谱第24页
   2、共振拉曼光谱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第24-25页
   3、穆斯堡尔谱第25页
   4、时间分辨光谱技术第25页
   5、分子生物学方法第25-27页
 第二节 衣藻及其叶绿体遗传转化研究第27-34页
  一、衣藻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第27-29页
   1. 细胞壁第27-28页
   2. 细胞核和核基因组第28页
   3. 叶绿体和叶绿体基因组第28-29页
   4、其它结构第29页
  二、衣藻的叶绿体转化研究第29-32页
   1、叶绿体转化第30-31页
   2、衣藻叶绿体转化第31-32页
  三、衣藻的光合研究进展第32-34页
 第三节 定点突变技术及其在Cyt b-559 研究中的应用第34-46页
  一、基于PCR的点突变第35-38页
  二、PCR介导的随机突变第38-39页
  三、PCR诱变法与其他诱变法的比较第39-40页
  四、点突变所用寡核苷酸的设计特点第40页
  五、通过突变研究蛋白质功能的原则第40-42页
  六、结论第42页
  七、突变技术在Cyt b-559功能研究中的应用第42-46页
第二章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目的和意义及拟采取的技术路线第46-48页
 一、立题依据、目的及意义第46-47页
 二、拟采取的技术路线第47-48页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第48-72页
 第一节 实验材料第48-53页
  一、植物材料第48页
  二、菌株和质粒第48页
  三、使用的药品和常用试剂第48-53页
 第二节 实验方法第53-72页
  一、质粒DNA 的小量提取(碱裂解法 )第53页
  二、质粒的大量提取第53-55页
  三、酶切,连接反应第55-56页
  四、DNA 的回收纯化第56-57页
  五、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第57-58页
  六、质粒DNA 的转化第58页
  七、利用大引物突变法进行定点突变第58-61页
  八、基因枪微弹轰击衣藻叶绿体转化第61-63页
  九、转化后衣藻的过渡培养第63页
  十、基因转化后衣藻的筛选培养第63页
  十一、衣藻DNA的提取第63-64页
  十二、Southern 杂交(地高辛标记法)第64-66页
  十三、衣藻类囊体膜蛋白多肽组分的样品处理第66页
  十四、衣藻类囊体膜蛋白多肽组分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第66-68页
  十五、Western 杂交第68-69页
  十六、衣藻突变体的生长速率的测定第69页
  十七、叶绿素含量测定第69-70页
   1、衣藻细胞中的叶绿素测定第69-70页
   2、类囊体膜蛋白的叶绿素测定第70页
  十八、吸收光谱的测定第70页
  十九、放氧速率的测定第70页
  二十、衣藻荧光动力学参数的测定第70-71页
  二十一、强光照射的实验方法第71-72页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第72-105页
 第一节 突变载体构建前的准备第72-77页
 第二节 衣藻Cytb-559α链的定点突变第77-84页
  一、突变体R18G的载体构建第77-79页
  二、突变体R18E 的载体构建第79-81页
  三、突变体S24F的载体构建第81-84页
 第三节 衣藻Cyt b-559α链突变体R18G 和R18E 的筛选、分子鉴定和生理生化分析第84-92页
  一、衣藻突变体R18G 和R18E 的抗生素筛选第84-85页
  二、衣藻突变体R18G 和R18E 的分子鉴定第85-86页
  三、衣藻突变体R18G 和R18E 类囊体膜蛋白多肽组分的SDS-PAGE、Western blotting和吸收光谱第86-88页
  四、衣藻野生型和突变体R18G 和R18E 生长速度比较第88-89页
  五、衣藻突变体R18G和R18E的荧光参数的测定第89页
  六、衣藻突变体R18G和R18E的PSII放氧活性的测定第89-91页
  七、衣藻突变体R18G 和R18E 对强光的敏感性第91-92页
 第四节 衣藻Cyt b-559α链突变体524F 的筛选、分子鉴定和生理生化分析第92-98页
  一、衣藻突变体524F的抗生素筛选第92页
  二、衣藻突变体524F的分子鉴定第92-93页
  三、衣藻突变体524F 类囊体膜蛋白多肽组分的SDS-PAGE、Western blotting 和吸收光谱第93-94页
  四、衣藻野生型和突变体524F生长速度的比较第94-96页
  五、衣藻突变体524F 的荧光参数和PSII 放氧活性的测定第96页
  六、衣藻突变体524F对强光的敏感性第96-98页
 第五节 讨论第98-105页
  一、Cyt b-559 α链中Arg~(18) 和Ser~(24)的突变对衣藻细胞生长的影响第99页
  二、Cyt b-559 α链中Arg~(18) 和Ser~(24)的突变对PSII活性的影响第99-100页
  三、Cyt b-559 α链中Arg~(18) 和Ser~(24)的突变对其光保护功能的影响第100-102页
  四、Cyt b-559 α链中Arg~(18) 和Ser~(24)的突变影响其功能的机理推测第102-105页
第五章 结论及未来工作展望第105-108页
 一、结论第105-106页
 二、今后工作的设想第106-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7页
致谢第117-118页
个人简历第118-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骆驼蹄瓣茎及蜀葵花的化学成分研究
下一篇:论民事执行查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