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聚乳酸的研究与应用 | 第8-10页 |
·聚乳酸的优越性能及广泛应用 | 第8页 |
·聚乳酸的应用 | 第8-10页 |
·聚乳酸的合成方法与改性聚乳酸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聚乳酸的合成方法 | 第10-11页 |
·直接缩聚法 | 第10页 |
·开环聚合法 | 第10-11页 |
·改性聚乳酸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表面改性 | 第11-12页 |
·本体改性 | 第12页 |
·小结 | 第12-13页 |
·实验设计及其目的与意义 | 第13-15页 |
·聚乳酸糖基化改性的意义 | 第13-14页 |
·实验思路 | 第14-15页 |
·实验目的与意义 | 第15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第15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9页 |
第二章 淀粉与聚乳酸接枝共聚物的制备与表征 | 第19-26页 |
·引言 | 第19-20页 |
·实验部分 | 第20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20页 |
·实验方法 | 第20页 |
·TMS保护淀粉的制备 | 第20页 |
·接枝共聚物的制备 | 第20页 |
·脱保护基 | 第2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0-24页 |
·TMS保护淀粉的分析 | 第20-22页 |
·红外吸收光谱测试 | 第20-21页 |
·羟基取代度与熔程测定 | 第21-22页 |
·接枝共聚物的结构分析 | 第22-24页 |
·红外吸收光谱测试 | 第22-23页 |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第23-24页 |
·表面接触角的测定 | 第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改性壳聚糖的合成与检测分析 | 第26-39页 |
·引言 | 第26-29页 |
·实验部分 | 第29-31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29-30页 |
·实验方法 | 第30-31页 |
·壳聚糖的纯化 | 第30页 |
·2-邻苯二甲酰亚胺基-壳聚糖的制备与产物的收集与纯化 | 第30页 |
·6-O-三苯甲基-2-邻苯二甲酰亚胺基-壳聚糖的制备与产物的收集与纯化 | 第30-31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31-35页 |
·红外吸收光谱 | 第31-32页 |
·紫外吸收光谱 | 第32-33页 |
·热分析 | 第33-34页 |
·DSC分析 | 第33页 |
·TG分析 | 第33-34页 |
·X-ray衍射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第四章 壳聚糖与丙交酯接枝共聚物的制备与分析 | 第39-51页 |
·引言 | 第39页 |
·实验部分 | 第39-40页 |
·原料与实验仪器 | 第39-40页 |
·实验方法 | 第40页 |
·熔融共聚 | 第40页 |
·溶液聚合 | 第40页 |
·脱保护基反应 | 第4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9页 |
·红外吸收光谱 | 第40-43页 |
·核磁共振~1H与~(13)C谱 | 第43-45页 |
·热分析 | 第45-47页 |
·DSC | 第45-46页 |
·TG | 第46-47页 |
·X-ray衍射 | 第47-48页 |
·GPC测试 | 第48页 |
·材料成膜与表面接触角测定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