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子式海浪发电船的动态分析与仿真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3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 ·国内外海洋能利用的概况和技术现状 | 第12-16页 |
| ·海洋能简介 | 第12-15页 |
| ·世界各国海洋能利用的概况和技术现状 | 第15-16页 |
| ·国内外波能转换装置原理及工程实例介绍 | 第16-22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 第2章 微幅波理论 | 第23-34页 |
| ·微幅波理论的基本方程 | 第23-26页 |
| ·推进波的势函数 | 第26-29页 |
| ·波浪运动的特性 | 第29-33页 |
| ·水质点运动速度和加速度 | 第29-30页 |
| ·水质点运动轨迹 | 第30-32页 |
| ·压强和波能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3章 浮子的受力分析和优化设计 | 第34-47页 |
| ·中国沿岸各地海洋的基本海况 | 第34页 |
| ·弗汝德-克雷洛夫假定法 | 第34-36页 |
| ·几种常见浮体上的波浪力 | 第36-46页 |
| ·长方体上的波浪力 | 第36-37页 |
| ·球状浮体上的波浪力 | 第37-39页 |
| ·水平圆柱浮体上的波浪力 | 第39-41页 |
| ·垂直圆柱浮体上的波浪力 | 第41-44页 |
| ·各种形状浮子受力计算 | 第44-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4章 起伏系统能量吸收率的分析计算 | 第47-59页 |
| ·浮子几何形状对起伏系统吸收能量的影响 | 第47-51页 |
| ·浮子几何形状与附加质量的关系 | 第47-48页 |
| ·浮子几何形状与水截面积的关系 | 第48-49页 |
| ·浮子几何形状与波浪力振幅的关系 | 第49-51页 |
| ·起伏系统总能量 | 第51-53页 |
| ·波的总能量 | 第53-56页 |
| ·波的势能 | 第53-55页 |
| ·波的动能 | 第55页 |
| ·波的总能量 | 第55-56页 |
| ·浮子式海浪发电装置的能量吸收率计算 | 第56-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 第5章 浮子式海浪发电船的结构设计与受力分析 | 第59-77页 |
| ·浮子臂的结构设计 | 第59-65页 |
| ·船式海浪发电装置主要参数无量纲分析 | 第59-61页 |
| ·浮子受力的动态数学模型 | 第61-63页 |
| ·浮子臂的结构设计 | 第63-65页 |
| ·浮子臂受力的动态数学模型 | 第65-67页 |
| ·发电机输出功率动态描述 | 第67-71页 |
| ·传动系统的增速比 | 第67-68页 |
| ·传动系统的总效率 | 第68-69页 |
| ·发电机输出功率的动态数学模型 | 第69-71页 |
| ·浮子式海浪发电船的结构设计 | 第71-73页 |
| ·浮子式海浪发电船船体在规则波中的受力分析 | 第73-76页 |
| ·浮子式海浪发电船的受力分析 | 第73-75页 |
| ·浮子式海浪发电船的运动方程 | 第75-76页 |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 第6章 样机仿真实验及调试 | 第77-88页 |
| ·ADAMS 简介 | 第77-78页 |
| ·虚拟样机仿真分析基本步骤 | 第78-79页 |
| ·起伏系统动态仿真 | 第79-85页 |
| ·启动ADAMS/View 并设置工作环境 | 第80-81页 |
| ·创建浮子式海浪发电装置起伏系统模型 | 第81-84页 |
| ·浮子式海浪发电装置起伏系统模型仿真 | 第84-85页 |
| ·模型仿真结果分析 | 第85-87页 |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 结论 | 第88-90页 |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94-95页 |
| 致谢 | 第95-96页 |
| 作者简介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