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6页 |
前言 | 第6-8页 |
一、经济民主的产生及其社会主义性质 | 第8-22页 |
(一) 生产者合作社:对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反抗 | 第8-12页 |
(二) 将民主推进到经济领域:对西方民主的批判 | 第12-17页 |
(三) 工人合作工厂的社会主义性质:经济民主的原生态 | 第17-22页 |
二、经济民主企业的理论模型与蒙德拉贡的实践分析 | 第22-36页 |
(一) 企业管理的控制权 | 第23-26页 |
(二) 企业财产的收入权 | 第26-34页 |
(三) 基于经济民主企业的社会价值的简短结论 | 第34-36页 |
三、经济民主企业的效率分析 | 第36-51页 |
(一) 配置效率 | 第37-42页 |
(二) 凯恩斯效率 | 第42-46页 |
(三) X 效率 | 第46-51页 |
四、经济民主对我国经济改革的启示 | 第51-58页 |
(一) 关于国有企业权力结构调整的建议 | 第51-53页 |
(二) 发展工业合作制经济 | 第53-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及获奖情况 | 第63-65页 |
论文摘要 | 第65-68页 |
Abstract | 第68-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