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有色金属论文--铜论文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初步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引言第11-24页
   ·选题依据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9页
     ·石英的阴极发光特征研究进展第12-15页
     ·矿物显微结构研究第15-19页
   ·研究意义第19-20页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第20-23页
     ·研究思路第20-21页
     ·研究内容第21-23页
   ·完成工作量第23-24页
第2章 区域地质与矿床地质概况第24-30页
   ·区域地质背景第24-25页
   ·矿区地质第25-30页
     ·地层第25-26页
     ·构造第26-27页
     ·岩浆岩第27页
     ·矿体特征第27-28页
     ·矿石特征第28页
     ·矿化元素分带第28-30页
第3章 样品采集、样品特征及分析测试第30-36页
   ·采样位置第30页
   ·样品特征第30-34页
     ·岩相学特征第30-33页
     ·花岗质岩浆的化学演化第33-34页
   ·分析方法第34-36页
第4章 岩浆与岩浆-热液过渡阶段的矿物学特征第36-50页
   ·岩浆混合作用的矿物学证据第36-44页
     ·石英斑晶显微结构特征第36-40页
     ·石英斑晶中的微量元素第40-42页
     ·斜长石斑晶第42-44页
   ·岩浆—热液过渡阶段的地质记录第44-50页
     ·石英眼第44-45页
     ·蠕虫状石英斑晶第45-46页
     ·各斑晶矿物及其相互联系的显微空腔第46-47页
     ·富F 矿物第47-50页
第5章 成矿流体系统及其生命周期第50-59页
   ·成矿流体演化的地质记录第50-57页
     ·脉体期次及特征第50-53页
     ·脉体石英显微结构研究第53-56页
     ·脉体石英微量元素特征第56-57页
   ·成矿流体生命周期第57-59页
第6章 岩浆-流体系统与成矿作用第59-74页
   ·岩浆混合作用及其深部过程第59-63页
     ·矿物不平衡结构及其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第59-62页
     ·岩浆混合模型与地球动力学机制第62-63页
   ·岩浆-热液过渡阶段流体出溶第63-68页
     ·流体出溶与石英斑晶溶蚀港湾的形成第63-66页
     ·岩浆易挥发相分离的物理模型第66-68页
   ·岩浆-热液流体的演化第68-71页
     ·脉体石英沉淀的物理-化学条件第68-69页
     ·成矿流体的P-T-X 演化第69-71页
   ·岩浆-热液成矿系统第71-74页
     ·岩浆混合作用对成矿的贡献第71-72页
     ·流体出溶与金属元素的分离作用第72页
     ·岩浆热液的二次沸腾与金属沉淀第72-73页
     ·酸性流体的中和作用与金属的二次沉淀第73-74页
结论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83-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冈底斯成矿带东段岩金矿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下一篇:基于RS和GIS技术对区域滑坡进行高效快速敏感性评价的模型研究--以北川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