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1 前言 | 第9-23页 |
| ·Zwittermicin A的研究概况 | 第9页 |
| ·Zwittermicin A的理化性质 | 第9-10页 |
| ·Zwittermicin A的产生菌和筛选方法 | 第10-12页 |
| ·Zwittermicin A的产生菌 | 第10-11页 |
| ·产Zwittermicin A菌株筛选方法 | 第11-12页 |
| ·影响双效菌素产生的因素 | 第12-13页 |
| ·培养条件 | 第12页 |
| ·培养基 | 第12-13页 |
| ·Zwittermicin A的抗性基因zmaR | 第13-14页 |
| ·zmaR的序列分析 | 第13-14页 |
| ·zmaR的功能 | 第14页 |
| ·Zwittermicin A的生物学活性 | 第14-18页 |
| ·Zwittermicin A的抑菌范围及抑菌机理 | 第14-16页 |
| ·Zwittermicin A的协同增效作用及增效机理 | 第16-18页 |
| ·Zwittermicin A的检测和提纯 | 第18-22页 |
| ·Zwittermicin A的检测 | 第18-20页 |
| ·Zwittermicin A的分离纯化 | 第20-22页 |
| ·Zwittermicin A的后处理条件 | 第22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2-23页 |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3-28页 |
| ·材料 | 第23-24页 |
| ·菌种 | 第23页 |
| ·培养基 | 第23页 |
| ·供试昆虫 | 第23页 |
| ·仪器 | 第23页 |
| ·试剂 | 第23-24页 |
| ·方法 | 第24-28页 |
| ·树脂预处理 | 第25页 |
| ·发酵液的预处理 | 第25页 |
| ·Zwittermicin A活性平板检测 | 第25页 |
| ·NH_4H_2PO_4浓度对冲洗效果的影响 | 第25页 |
| ·CH_3COONH_4浓度对冲洗效果的影响 | 第25-26页 |
| ·CH_3COONH_4冲洗液pH值对冲洗效果的影响 | 第26页 |
| ·洗脱液氨水体积的确定 | 第26页 |
| ·Zwittermicin A离子交换批量分离纯化 | 第26页 |
| ·Zwittermicin A相对含量标准曲线 | 第26页 |
| ·收得率的计算 | 第26页 |
| ·Zwittermicin A的HPLC-MS检测及制备 | 第26页 |
| ·薄层层析法检测和提纯Zwittermicin A | 第26-27页 |
| ·Zwittermicin A的稳定性 | 第27页 |
| ·Zwittermicin A的半衰期 | 第27页 |
| ·添加剂对Zwittermicin A热稳定性的影响 | 第27页 |
| ·Zwittermicin A的增效倍数 | 第27-28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8-39页 |
| ·离子交换柱冲洗条件 | 第28-30页 |
| ·NH_4H_2PO_4溶液浓度对冲洗效果的影响 | 第28页 |
| ·CH_3COONH_4溶液浓度对冲洗效果的影响 | 第28-29页 |
| ·不同pH值CH_3COONH_4冲洗液冲洗效果 | 第29页 |
| ·CH_3COONH_4冲洗液体积的确定 | 第29-30页 |
| ·洗脱液NH_4OH体积的确定 | 第30页 |
| ·离子交换法提取后的效果 | 第30页 |
| ·薄层层析法提纯效果评价 | 第30-31页 |
| ·HPLC—MS检测和制备Zwittermicin A效果评价 | 第31-32页 |
| ·中性条件下Zwittermicin A的热稳定性研究 | 第32-33页 |
| ·25℃时pH值对Zwittermicin A稳定性的影响 | 第33-34页 |
| ·喷雾干燥温度对Zwittermicin A的影响 | 第34-35页 |
| ·添加剂对Zwittermicin A热稳定性的影响 | 第35-37页 |
| ·Ca~(2+)的浓度对Zwittermicin A热稳定性的影响 | 第36-37页 |
| ·Ba~(2+)的浓度对Zwittermicin A热稳定性的影响 | 第37页 |
| ·Zwittermicin A的增效作用 | 第37-39页 |
| ·Zwittermicin A对甜菜夜蛾的增效作用 | 第37页 |
| ·zwittermicin A对棉铃虫的增效作用 | 第37-39页 |
| 4 小结与讨论 | 第39-41页 |
| ·小结 | 第39-40页 |
| ·讨论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