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高速公路 BOT 项目在我国发展的基本情况 | 第10-14页 |
·高速公路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 第10-11页 |
·高速公路 BOT 项目在我国的实施 | 第11-14页 |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4-16页 |
·国外的研究情况 | 第14-15页 |
·国内的研究情况 | 第15-1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6-17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高速公路 BOT 项目风险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18-50页 |
·BOT 项目概述 | 第18-24页 |
·BOT 项目的概念 | 第18-19页 |
·BOT 项目的基本结构 | 第19-23页 |
·BOT 项目运作程序 | 第23-24页 |
·BOT 项目特许权协议 | 第24页 |
·项目风险评价 | 第24-28页 |
·项目风险的定义 | 第24-25页 |
·项目风险的一般分类 | 第25-26页 |
·项目风险评价的目的及作用 | 第26-27页 |
·项目风险评价的标准及步骤 | 第27-28页 |
·高速公路BOT 项目的风险评价 | 第28-42页 |
·高速公路 BOT 项目风险评价的主体 | 第29页 |
·高速公路 BOT 项目风险的特征 | 第29-32页 |
·高速公路 BOT 项目风险因素分析 | 第32-36页 |
·高速公路 BOT 项目风险评价一般方法 | 第36-42页 |
·风险评价中的概率和统计方法 | 第42-47页 |
·风险评价中常用的概率分布 | 第42-45页 |
·风险评价中常用的统计方法 | 第45-47页 |
·BOT 项目中各个风险的等级确定 | 第47-49页 |
·根据风险对 BOT 项目主要目标的影响确定的风险等级 | 第47页 |
·运用概率-影响矩阵确定风险等级 | 第47-48页 |
·项目风险位能法确定风险的等级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3章 高速公路BOT 项目风险评价体系的建立 | 第50-62页 |
·灰色系统概述 | 第50-55页 |
·灰色系统的基本概念 | 第50页 |
·灰色系统的基本原理 | 第50-52页 |
·灰色系统中灰数的数学描述 | 第52-54页 |
·灰色系统理论与模糊数学的比较 | 第54-55页 |
·高速公路BOT 项目风险评价指标模型的建立 | 第55-61页 |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第55-57页 |
·风险因素指标集权重的确定 | 第57-59页 |
·建立灰色多层次评价模型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4章 高速公路BOT 项目风险评价案例研究 | 第62-82页 |
·醴潭高速公路BOT 项目概况 | 第62-65页 |
·醴潭高速公路 BOT 项目初步分析 | 第62-63页 |
·项目影响区现有公路运输体统基本情况分析 | 第63-65页 |
·醴潭高速公路BOT 项目风险分析 | 第65-74页 |
·项目政治风险分析 | 第65-66页 |
·项目金融风险分析 | 第66-67页 |
·项目完工风险分析 | 第67-69页 |
·项目运营风险分析 | 第69-72页 |
·项目市场风险分析 | 第72-73页 |
·项目或有风险分析 | 第73-74页 |
·灰色多层次评价模型在醴潭高速公路 BOT 项目中的应用 | 第74-81页 |
·确定项目中各风险因素及其层次 | 第74-75页 |
·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75-77页 |
·建立风险评价指标矩阵 | 第77页 |
·确定评价灰类 | 第77-78页 |
·计算灰色评价系数 | 第78-79页 |
·计算灰色评价权向量及权矩阵 | 第79页 |
·计算综合评价值 | 第79-80页 |
·对评价结果计算综合评价值 | 第80-81页 |
·对灰色多层次风险评价模型的应用进行分析总结 | 第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结论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