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第一章 儒家传统义利观及其历史演化 | 第11-21页 |
一、儒家传统的义利观及其历史地位 | 第11-15页 |
1. 儒家传统的义利观 | 第11-14页 |
2. 儒家传统义利观的历史地位 | 第14-15页 |
二、儒家传统义利观的历史演化 | 第15-21页 |
1. 计划经济时代的义利观 | 第15-16页 |
2.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义利观的变化 | 第16-18页 |
3. 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现象存续的客观现实基础 | 第18-21页 |
第二章 儒家传统义利观的现代转化以及社会主义新型义利观的构建 | 第21-28页 |
一、儒家传统义利观的现代转化 | 第21-24页 |
1. 对儒家之“义”的范畴的唯物主义现代解读 | 第21-22页 |
2. 依据集体主义原则对传统义利观进行现代改造 | 第22-24页 |
二、社会主义新型义利观的构建 | 第24-28页 |
1. 对重利轻义、见利忘义存续基础的消解 | 第24-26页 |
2. 义利并重的新型义利观的构建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儒家传统诚信观以及市场经济与诚信 | 第28-36页 |
一、儒家传统的诚信观及其缺陷 | 第28-32页 |
1. 儒家传统的诚信观 | 第28-31页 |
2. 儒家传统诚信观的缺陷 | 第31-32页 |
二、市场经济与诚信以及现代诚信的应有之意 | 第32-36页 |
1. 市场经济与诚信的内在联系 | 第33-34页 |
2. 现代法制层面的诚信 | 第34-36页 |
第四章 诚信建设的二重性以及儒家传统诚信观的现代转化 | 第36-46页 |
一、诚信的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 | 第36-42页 |
1. 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诚信缺失的严峻格局 | 第36-39页 |
2. 社会诚信建设两个方面的内在联系 | 第39-42页 |
二、儒家传统诚信观的现代转化 | 第42-46页 |
1. 将儒家传统诚信观从身份伦理转化为经济伦理 | 第42-44页 |
2. 将儒家传统诚信观改造成现代契约伦理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附录 | 第49-50页 |
后记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