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组实时性能的火电机组负荷优化调度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发电企业节约能源的要求 | 第10页 |
| ·电力体制改革要求发电企业降低运行成本 | 第10页 |
| ·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负荷调度的现状 | 第10-12页 |
| ·负荷优化调度的必要性 | 第10-11页 |
| ·目前负荷调度的现状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负荷优化分配方法 | 第12-13页 |
| ·机组启停优化 | 第13-14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机组煤耗特性曲线的确定 | 第16-34页 |
| ·经济指标的探讨 | 第16页 |
| ·获取机组煤耗特性的方法 | 第16-17页 |
| ·机组煤耗特性计算 | 第17-19页 |
| ·锅炉效率计算 | 第17-18页 |
| ·汽轮机内效率的计算 | 第18-19页 |
| ·厂用电率和管道效率计算 | 第19页 |
| ·影响机组性能因素分析 | 第19-28页 |
| ·影响锅炉效率的因素分析 | 第19-21页 |
| ·影响汽轮机性能因素分析 | 第21-27页 |
| ·影响厂用电因素分析 | 第27-28页 |
| ·运行人员技术水平的影响 | 第28页 |
| ·编制煤耗特性曲线 | 第28-32页 |
| ·原始数据的整理 | 第28-29页 |
| ·机组热力计算 | 第29-30页 |
| ·煤耗特性的获取和更新 | 第30-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负荷优化调度模型 | 第34-38页 |
| ·负荷优化分配模型 | 第34-35页 |
| ·机组优化启停模型 | 第35-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38页 |
| 第四章 等微增率法在机组负荷优化分配中的应用 | 第38-44页 |
| ·等微增率方程的推导 | 第38-39页 |
| ·等微增率法的物理意义 | 第39页 |
| ·应用等微增原理应注意的问题 | 第39-41页 |
| ·等微增率方法的负荷优化分配步骤 | 第41-42页 |
| ·考虑上下限的情况的优化分配步骤 | 第41页 |
| ·实际情况下的优化分配步骤 | 第41-42页 |
| ·等微增率优缺点 | 第42-43页 |
| ·小结 | 第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
| 第五章 动态规划法在机组负荷优化分配中的应用 | 第44-52页 |
| ·动态规划法简介 | 第44-46页 |
| ·动态规划法的基本概念 | 第44-45页 |
| ·动态规划的基本定理及基本方程 | 第45-46页 |
| ·递推算法 | 第46页 |
| ·构造动态规划模型的基础 | 第46页 |
| ·负荷优化分配的算法实现 | 第46-48页 |
| ·工程实现时具体问题的处理 | 第48页 |
| ·算例 | 第48-50页 |
| ·动态规划的优缺点 | 第50-51页 |
| ·小结 | 第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2页 |
| 第六章 遗传算法在机组负荷优化调度中的应用 | 第52-69页 |
| ·遗传算法简介 | 第52-55页 |
| ·遗传算法的基本概念 | 第52页 |
| ·遗传算法的步骤 | 第52-54页 |
| ·遗传算法的特点 | 第54-55页 |
| ·各个算法参数对优化结果的影响 | 第55-57页 |
| ·种群规模的影响 | 第55页 |
| ·进化代数的影响 | 第55-56页 |
| ·代沟的影响 | 第56页 |
| ·交叉概率的影响 | 第56页 |
| ·变异概率的影响 | 第56-57页 |
| ·选择算子 | 第57-59页 |
| ·交叉算子 | 第59页 |
| ·适应度拉伸 | 第59-61页 |
| ·自适应遗传算法 | 第61-62页 |
| ·混合遗传算法之最速下降法 | 第62-63页 |
| ·遗传算法在机组启停优化中的应用 | 第63-67页 |
| ·目标函数 | 第63页 |
| ·约束条件 | 第63-64页 |
| ·算法描述 | 第64-66页 |
| ·算例 | 第66-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69页 |
| 第七章 机组负荷优化调度的工程实现 | 第69-80页 |
| ·开发工具选择和软件设计思想 | 第69-70页 |
| ·组件化的软件设计思想 | 第69页 |
| ·开发工具选择 | 第69-70页 |
| ·系统设计 | 第70-74页 |
| ·架构设计 | 第70-71页 |
| ·负荷优化调度程序设计 | 第71-72页 |
| ·数据库设计 | 第72-73页 |
| ·组件设计 | 第73页 |
| ·稳定性设计 | 第73-74页 |
| ·功能介绍 | 第74页 |
| ·工程实现的具体问题处理 | 第74-76页 |
| ·界面介绍和程序特点 | 第76-78页 |
| ·界面介绍 | 第76-78页 |
| ·程序特点 | 第78页 |
| ·优化效果 | 第78-79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0页 |
|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 第80-82页 |
| ·结论 | 第80-81页 |
| ·展望 | 第81-82页 |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项目 | 第82-83页 |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