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肿瘤病理学、病因学论文

人源抗VEGFR2单链Fab抗体克隆表达研究

英文缩略词表第1-10页
中文摘要第10-13页
英文摘要第13-17页
引言第17-25页
 参考文献第23-25页
实验路线总图第25-26页
第一部分 人源抗VEGFR2 Fab的抗体库构建及筛选第26-61页
 1 材料第26-30页
   ·菌株和质粒第26页
   ·试剂第26-29页
   ·主要仪器第29-30页
 2 实验流程图第30-32页
 3 实验设计第32-33页
   ·内切酶位点选择第32页
   ·引物设计第32-33页
 4 实验步骤第33-47页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分离第33页
   ·Trizol试剂提取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总RNA第33-34页
   ·cDNA的合成第34页
   ·PCR扩增Fab抗体基因第34-36页
   ·轻链抗体基因重组载体的构建第36-39页
   ·Fab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第39-43页
   ·Fab噬菌体抗体库的筛选第43-47页
 5 结果第47-56页
 6 讨论第56-59页
 7 参考文献第59-60页
 8 小结第60-61页
第二部分 人源抗VEGFR2 scFab的克隆表达第61-125页
 第一章 人源抗VEGFR2 scFab基因的构建第61-86页
  1 材料第61-65页
   ·菌株和质粒第61页
   ·试剂第61-63页
   ·主要仪器第63-65页
  2 实验流程图第65-66页
  3 实验设计第66-68页
   ·连接序列linker的设计第66-67页
   ·环式PCR法突变内切酶位点设计第67页
   ·用于scFab表达载体构建的引物的设计第67-68页
  4 实验步骤第68-79页
   ·pGH-linker质粒的制备第68-69页
   ·环式PCR突变内切酶位点第69-74页
   ·△LC和△Fd基因片段的获取第74-75页
   ·pGH-linker-△LC的构建第75-77页
   ·pGH-linker-scFab的构建第77-79页
  5 结果第79-82页
  6 讨论第82-84页
  7 参考文献第84-85页
  8 小结第85-86页
 第二章 人源抗VEGFR2 scFab在pET25b(+)-scFab中的表达研究第86-106页
  1 材料第86-91页
   ·菌株和质粒第86页
   ·试剂第86-89页
   ·主要仪器第89-91页
  2 实验流程图第91-92页
  3 实验设计第92页
   ·酶切位点的设计第92页
   ·表达条件确定的先后顺序设计第92页
  4 实验步骤第92-96页
   ·pET25b(+)-scFab重组质粒的构建第92-93页
   ·表达条件研究第93-96页
  5 结果第96-100页
  6 讨论第100-104页
  7 参考文献第104-105页
  8 小结第105-106页
 第三章 人源抗VEGFR2 scFab在pET32a-HRV3C-scFab中的融合表达研究第106-125页
  1 材料第106-111页
   ·菌株和质粒第106页
   ·试剂第106-110页
   ·主要仪器第110-111页
  2 实验流程图第111-112页
  3 实验设计第112-113页
   ·HRV3C的设计第112页
   ·scFab转移酶切位点的设计第112-113页
  4 实验步骤第113-118页
   ·pGH-HRV3C-scFab重组质粒的构建第113-114页
   ·pET32a-HRV3C-scFab重组质粒的构建第114-115页
   ·表达条件研究第115-118页
  5 结果第118-121页
  6 讨论第121-123页
  7 参考文献第123-124页
  8 小结第124-125页
第三部分 人源抗VEGFR2 scFab的纯化和特异性检测第125-147页
 1 材料第125-131页
   ·菌株和质粒第125页
   ·试剂第125-129页
   ·主要仪器第129-131页
 2 实验流程图第131-132页
 3 实验设计第132页
   ·表达条件设计第132页
   ·纯化方案设计第132页
 4 实验步骤第132-138页
   ·pET32a-HRV3C-scFab优化条件下大量表达第132页
   ·使用His·Bind purification Kit纯化蛋白第132-133页
   ·HRV3C蛋白酶酶解第133-134页
   ·凝胶层析纯化第134-135页
   ·浓缩和保存第135页
   ·抗体活性检测第135-138页
 5 结果第138-144页
 6 讨论第144-145页
 7 参考文献第145-146页
 8 小结第146-147页
全文总结第147-149页
综述第149-161页
 参考文献第158-161页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第161-162页
致谢第162页

论文共1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沙利度胺对裸鼠皮下种植人卵巢癌作用的研究
下一篇:VDR、PGC及TP53基因多态性与云南地区散发性乳腺癌的关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