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三氧化二铝增强磷化膜耐磨性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23页 |
·磷化概述 | 第10页 |
·磷化原理 | 第10-12页 |
·磷化膜的性能 | 第12-13页 |
·耐蚀性 | 第12页 |
·涂漆性 | 第12页 |
·耐热性 | 第12-13页 |
·不黏附熔融金属的特性 | 第13页 |
·电性能 | 第13页 |
·磷化的分类及应用 | 第13-18页 |
·磷化的分类: | 第13-16页 |
·磷化的应用 | 第16-18页 |
·Zn系磷化 | 第18页 |
·纳米材料性质及其用途 | 第18-23页 |
·纳米结构、纳米材料及其性质 | 第18-19页 |
·纳米技术的应用 | 第19-20页 |
·纳米复合涂层的应用 | 第20-21页 |
·纳米Al_2O_3的性质与应用 | 第21-23页 |
2 实验原理 | 第23-28页 |
·基础磷化液 | 第23页 |
·分散方式 | 第23-24页 |
·影响反应的因素 | 第24-26页 |
·前处理 | 第24-25页 |
·后处理 | 第25页 |
·磷化时间 | 第25页 |
·磷化温度 | 第25页 |
·酸度的调节 | 第25-26页 |
·磷化膜质量检测的方法 | 第26-28页 |
·磷化膜外观 | 第26页 |
·膜重和膜厚 | 第26页 |
·磷化膜的耐蚀性 | 第26页 |
·磷化膜的耐磨性 | 第26-27页 |
·磷化膜的润滑性 | 第27-28页 |
3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28-29页 |
4 实验准备 | 第29-33页 |
·试片材质 | 第29页 |
·磷化液的配制 | 第29-30页 |
·磷化液组成 | 第29页 |
·磷化液配制步骤 | 第29-30页 |
·磷化液酸度的测定 | 第30-31页 |
·试剂的配制 | 第30页 |
·实验方法 | 第30页 |
·计算方法 | 第30-31页 |
·磷化过程 | 第31页 |
·后处理 | 第31-32页 |
·后处理的方式 | 第31-32页 |
·钝化和皂化的选择 | 第32页 |
·注意事项 | 第32-33页 |
5 前期实验 | 第33-36页 |
·确定基础磷化液 | 第33页 |
·确定磷化温度 | 第33-34页 |
·分散方式的选择 | 第34页 |
·表面活性剂和纳米用量 | 第34-35页 |
·磷化时间的确定 | 第35-36页 |
6 正交实验与分析 | 第36-62页 |
·正交因素与水平的确定 | 第36-37页 |
·正交实验结果 | 第37-44页 |
·耐磨性结果 | 第38-40页 |
·耐蚀性结果 | 第40-43页 |
·膜厚和单位面积上的膜重 | 第43-44页 |
·正交实验数据分析 | 第44-46页 |
·正交实验数据分析 | 第44-45页 |
·极差的分析 | 第45-46页 |
·最优磷化配方的确定 | 第46-60页 |
·各因素的水平影响分析 | 第46-49页 |
·最优磷化配方的确定 | 第49-50页 |
·最优磷化配方及磷化膜的性能测定 | 第50-60页 |
·纳米三氧化二铝增强磷化膜耐磨性的机理推测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附录A 附录内容名称 | 第65-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