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永磁发电机定子结构设计及其损耗计算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1 绪论 | 第11-17页 |
|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 第11-12页 |
| ·高速永磁电机的应用前景 | 第12-13页 |
| ·高速永磁电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分析 | 第13-16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 2 高速永磁电机的结构特点和设计原则 | 第17-32页 |
| ·励磁方式的选取 | 第17-18页 |
| ·转子结构设计 | 第18-28页 |
| ·永磁转子的结构设计 | 第18-20页 |
| ·转子强度分析方法 | 第20-23页 |
| ·高速永磁电机转子强度分析 | 第23-28页 |
| ·高速永磁发电机定子结构设计特点 | 第28页 |
| ·非接触轴承在高速永磁发电机中的应用 | 第28-31页 |
| ·气动轴承 | 第29页 |
| ·磁力轴承 | 第29-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3 高速永磁电机定子损耗计算 | 第32-40页 |
| ·定子铁心损耗的计算 | 第32-38页 |
| ·定子硅钢片参数的试验原理 | 第32-35页 |
| ·损耗系数的确定 | 第35-37页 |
| ·频率指数α的确定 | 第37-38页 |
| ·定子绕组铜耗计算 | 第38-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4 高速电机定子结构的设计和ANSYS磁场分析 | 第40-59页 |
| ·永磁发电机的ANSYS磁场分析方法研究 | 第40-44页 |
| ·建立有限元模型子程序 | 第41-42页 |
| ·旋转子程序 | 第42页 |
| ·加载边界条件和求解子程序 | 第42-43页 |
| ·负载电流迭代子程序 | 第43页 |
| ·后处理子程序 | 第43-44页 |
| ·不同定子结构对高速电机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44-52页 |
| ·不同槽数定子结构基本尺寸的确定 | 第44-47页 |
| ·ANSYS磁场分析 | 第47-49页 |
| ·结果对比分析 | 第49-52页 |
| ·不同绕组形式对高速永磁电机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52-55页 |
| ·不同形式绕组的设计特点 | 第52-53页 |
| ·ANSYS磁场分析 | 第53-54页 |
| ·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54-55页 |
| ·不同极对数对高速永磁电机性能的影响 | 第55-58页 |
| ·不同极对数的设计特点 | 第55-56页 |
| ·ANSYS磁场分析 | 第56-57页 |
| ·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57-58页 |
| ·本章小节 | 第58-59页 |
| 5 高速电机的温升计算 | 第59-72页 |
| ·传热的基本定律 | 第59-62页 |
| ·热传导定律 | 第59-61页 |
| ·牛顿散热定律和散热系数 | 第61-62页 |
| ·高速永磁电机定子的热路分析 | 第62-71页 |
| ·高速电机样机定子结构 | 第63-64页 |
| ·定子集中参数热计算模型 | 第64-69页 |
| ·定子稳态平均温升计算 | 第69-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6 结论 | 第72-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78-79页 |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