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炎宁质量控制方法与指标成分大黄素药代动力学研究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21页 |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复方中药药动学研究概况 | 第15-16页 |
·热炎宁胶囊的研究概况 | 第16-19页 |
·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第二章 药材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 第21-36页 |
·试验材料 | 第21-22页 |
·蒲公英药材中绿原酸与咖啡酸的含量测定 | 第22-25页 |
·虎杖药材中大黄素的含量测定 | 第25-27页 |
·败酱药材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 | 第27-29页 |
·半枝莲中野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 第29-31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31-36页 |
第三章 热炎宁提取工艺研究 | 第36-45页 |
·试验材料 | 第36-37页 |
·提取条件的优化 | 第37-40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0-41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41-45页 |
第四章 热炎宁胶囊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 第45-58页 |
·试验材料 | 第45-46页 |
·热炎宁胶囊中绿原酸与咖啡酸的含量测定 | 第46-49页 |
·热炎宁胶囊中大黄素的含量测定 | 第49-51页 |
·热炎宁胶囊中野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 第51-53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53-58页 |
第五章 大黄素药代动力学研究 | 第58-82页 |
·试验材料 | 第58-59页 |
·血浆样品中大黄素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59-63页 |
·大黄素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 第63-67页 |
·组织样品中大黄素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67-71页 |
·大黄素的组织分布研究 | 第71-73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73-82页 |
第六章 小结与讨论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个人简介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