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序言 | 第11-12页 |
1 工程监理法律制度的概述 | 第12-14页 |
·工程监理法律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 第12-13页 |
·我国推行工程监理法律制度的意义 | 第13-14页 |
2 工程监理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14-21页 |
·影响工程监理法律制度发展的认识问题 | 第14-17页 |
·缺乏对专业人才水平认定的相关法律制度 | 第14-15页 |
·对工程监理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 第15-16页 |
·监理项目质量与监理服务质量认识不清 | 第16页 |
·对监理企业独立法律地位的认识不足 | 第16-17页 |
·对企业自己本身的职责认识不清 | 第17页 |
·现行工程监理法律制度在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 第17-19页 |
·工程监理行政管理机关对监理单位的资质管理不规范 | 第17-18页 |
·地方保护主义和监理单位过度竞争,导致数量与工程监理任务不协调 | 第18页 |
·缺乏有效的行业监管,人员素质偏低 | 第18-19页 |
·工程项目监理组织机构不健全,岗位职责不明 | 第19页 |
·现行工程监理法律制度在制度方面存在的缺陷 | 第19-21页 |
·工程监理法规体系和市场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 | 第19-20页 |
·工程监理法律制度的范围狭窄,缺乏对工程全程监理的制度规范 | 第20页 |
·风险防范法律制度的缺失 | 第20-21页 |
3 解决工程监理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1-35页 |
·澄清对建筑工程监理法律制度的认识问题 | 第21-24页 |
·要充分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建立完善的监理工程师认证法律制度 | 第21-22页 |
·充分认识监理工作的全部内容而不是偏颇于一个项目 | 第22页 |
·监理工程项目质量不是评价监理服务质量的唯一标准 | 第22页 |
·正确认识监理工作的独立性 | 第22-23页 |
·正确认识监理单位为业主服务与履行社会职责的相互统一 | 第23-24页 |
·解决工程监理法律制度在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 第24-27页 |
·必须依法规范监理企业资质的管理 | 第24页 |
·需要建立结构合理,专业完备的监理单位 | 第24-26页 |
·坚决杜绝地方保护和行业保护主义,保证监理企业全面发展 | 第26-27页 |
·健全行业监管机制,切实提高监理企业水平和人员素质 | 第27页 |
·完善工程监理法律制度在制度方面的缺陷 | 第27-35页 |
·参照国际工程监理法律,完善我国工程监理法律制度 | 第27-29页 |
·建立我国工程监理的风险防范法律制度 | 第29-30页 |
·拓宽工程监理法律制度的调整范围 | 第30-33页 |
·法律责任的承担 | 第33-35页 |
4 适应国际形势完善工程监理法律制度 | 第35-40页 |
·我国工程监理与国际接轨是大势所趋 | 第35-36页 |
·适应国际形式,缩短同国际间的差距 | 第36-37页 |
·要主动去开拓国际市场,建立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法律制度 | 第36页 |
·参照国际监理体系,完善我国监理工作系统和体系 | 第36-37页 |
·借鉴国外的用人制度,完善我国监理企业制度转型 | 第37页 |
·借鉴国外的协会制度进行我国监理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37-40页 |
·国外协会的制度建设 | 第37-39页 |
·借鉴国外的协会制度,完善我国的协会组织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