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绪论 | 第11-27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动态 | 第13-24页 |
·生态环境效益评价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小水电代燃料工程经济拉动效益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电价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综合评价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系统动力学(SD)模型在能源、水利、环境科学中的研究进展 | 第23-24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5页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5-27页 |
2 项目区概况 | 第27-33页 |
·项目区所在县基本情况 | 第27-28页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7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7页 |
·水能资源及开发情况 | 第27-28页 |
·项目区基本情况 | 第28-33页 |
·自然地理情况 | 第28-29页 |
·社会经济情况 | 第29页 |
·电网情况 | 第29-30页 |
·当地小水电资源情况 | 第30-33页 |
3 农村能源结构分析 | 第33-42页 |
·农村能源调查与分析 | 第33-39页 |
·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实施后的农民经济情况变化 | 第33-34页 |
·薪柴主要种类及变化 | 第34-35页 |
·用于收集薪柴和其它能源耗费的劳动力和资金情况 | 第35页 |
·农村燃料需求年内变化 | 第35-36页 |
·农户对各种能源的使用偏好 | 第36-37页 |
·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实施前后农村能源结构的变化 | 第37-39页 |
·电力不足的解决方案 | 第39-41页 |
·以煤补电的方案探讨 | 第39-40页 |
·正确认识小水电代燃料工程与兴建薪炭林的关系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4 小水电代燃料区农村用电量预测 | 第42-51页 |
·未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实施的用电量预测 | 第42-45页 |
·农村用电量与国民收入的关系 | 第42-43页 |
·项目区农村用电量的灰色预测 | 第43-45页 |
·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以后农村用电量预测 | 第45-46页 |
·代燃料用电量预测 | 第46-47页 |
·小水电代燃料区总用电量预测 | 第47-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5 小水电代燃料工程经济拉动作用分析 | 第51-63页 |
·生产环节中的影响 | 第51-56页 |
·理论基础 | 第51-54页 |
·计算方法 | 第54-56页 |
·消费环节的影响 | 第56-57页 |
·理论基础 | 第56页 |
·投资乘数的计算方法 | 第56-57页 |
·对项目区内经济的拉动作用分析 | 第57-59页 |
·理论基础 | 第57-59页 |
·计算方法 | 第59页 |
·实例分析 | 第59-61页 |
·基本资料 | 第59页 |
·生产环节中代燃料电站建设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 | 第59-61页 |
·消费环节中代燃料电站建设的拉动作用 | 第61页 |
·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对马圪当项目区经济的影响 | 第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6 小水电代燃料工程生态环境效益评估 | 第63-76页 |
·使用清洁能源的效益 | 第63-67页 |
·农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 第63-66页 |
·减少 CO_2排放效益 | 第66页 |
·减少 CO_2排放效益 | 第66-67页 |
·保护森林的效益 | 第67-75页 |
·森林生态环境价值评估方法 | 第67-69页 |
·代燃料外部生态效益的估算 | 第69-73页 |
·实例应用 | 第73-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7 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电价定价 | 第76-99页 |
·电价定价理论基础 | 第76-77页 |
·外部性的定义 | 第76页 |
·外部性的分类 | 第76-77页 |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 | 第77页 |
·市场失灵与外部性 | 第77-78页 |
·矫正外部性的两种手段 | 第78-80页 |
·庇古手段 | 第78-79页 |
·科斯手段 | 第79-80页 |
·庇古手段与科斯手段的优缺点 | 第80页 |
·代燃料小水电与常规小水电的区别 | 第80-81页 |
·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的电价模型 | 第81-86页 |
·代燃料小水电电力商品的特点 | 第81-82页 |
·合理确定小水电代燃料电价的基本原则 | 第82-83页 |
·单一制电价及其局限性 | 第83-84页 |
·两部制电价及其优点 | 第84页 |
·小水电代燃料电价制度 | 第84-86页 |
·小水电代燃料电价计算方法 | 第86-94页 |
·边际成本电价与会计成本电价 | 第86-89页 |
·综合型代燃料电价计算方法 | 第89-94页 |
·实例计算 | 第94-97页 |
·代燃料容量电价 | 第94-95页 |
·代燃料电量电价 | 第95-97页 |
·生态电价 | 第97页 |
·小水电代燃料电价 | 第97页 |
·本章小结 | 第97-99页 |
8 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综合评价研究 | 第99-113页 |
·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评价指标体系 | 第99-102页 |
·建立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 第99页 |
·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99-102页 |
·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模糊层次评价方法 | 第102-106页 |
·指标的标准化 | 第102-103页 |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第103-106页 |
·评价模型 | 第106页 |
·实例计算 | 第106-112页 |
·指标隶属度的确定 | 第106-108页 |
·指标权重确定 | 第108-112页 |
·综合评价 | 第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9 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的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 | 第113-127页 |
·系统动力学简介 | 第113页 |
·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 VENSIM简介 | 第113-114页 |
·小水电代燃料工程系统仿真模型 | 第114-116页 |
·系统目标 | 第114页 |
·系统边界的确定 | 第114-115页 |
·因果关系分析 | 第115-116页 |
·系统动力学流图模型 | 第116-123页 |
·模型基本假定 | 第117页 |
·人口及柴电替代子系统 | 第117-118页 |
·能源供需互补子系统 | 第118页 |
·小水电经济评价子系统 | 第118-119页 |
·生态环境评价子系统 | 第119-120页 |
·农民增收子系统 | 第120-123页 |
·模型仿真模拟 | 第123-126页 |
·参数估计方法 | 第123页 |
·模拟与调控 | 第123-125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125-126页 |
·本章小结 | 第126-127页 |
10 结论与建议 | 第127-130页 |
·结论 | 第127-129页 |
·建议 | 第129-130页 |
致谢 | 第130-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37页 |
附录 | 第137-140页 |
一、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37页 |
二、在校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37-138页 |
三、VENSIM模型核心程序及参数 | 第138-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