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模式研究--以舟山地区为例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导论 | 第8-14页 |
·问题情境 | 第8-11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1页 |
·研究的意义和创新点 | 第11-14页 |
·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实践意义 | 第12页 |
·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第2章 劳动力流动相关理论综述 | 第14-23页 |
·国外研究成果 | 第14-20页 |
·马克思人口迁移思想的过剩人口理论 | 第14-16页 |
·二元经济模型 | 第16-17页 |
·人力资本模型 | 第17-18页 |
·期望收入模型 | 第18-19页 |
·推拉理论对人口流动的解释 | 第19-20页 |
·国内研究成果 | 第20-23页 |
·成本收益模型 | 第20-21页 |
·人力资本禀赋的影响 | 第21-23页 |
第3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考察 | 第23-28页 |
·剩余劳动力概念及类型 | 第23-24页 |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特征 | 第24-25页 |
·对民工荒的思考 | 第25-28页 |
第4章 劳动力流动的影响 | 第28-34页 |
·劳动力流动对农村的正效应 | 第28-31页 |
·转移就业带动农民收入增加 | 第28-29页 |
·返乡创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 第29-30页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拓新意义 | 第30-31页 |
·劳动力流动后对农村的负影响 | 第31-34页 |
·农村人才的缺失 | 第31-32页 |
·农村教育质量下降 | 第32-33页 |
·转移劳动力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第33-34页 |
第5章 舟山市劳动力流动的例证及其分析与解释 | 第34-43页 |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劳动力流动 | 第34页 |
·对舟山地区人口和产业结构的调查分析 | 第34-36页 |
·对舟山地区劳动力流动的调查及其分析与解释 | 第36-43页 |
·第二产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 | 第36-37页 |
·人力资本存量影响劳动力转移 | 第37-40页 |
·各地区的就业政策与就业成本影响劳动力流动 | 第40-4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3-46页 |
·结论性评述 | 第43-45页 |
·后续研究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