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外资银行监管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9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0-17页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0-13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3-17页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7-19页 |
第2章 外资银行监管理论和历史演变 | 第19-28页 |
·外资银行监管的含义 | 第19-22页 |
·外资银行的界定 | 第19页 |
·外资银行监管的含义与内容 | 第19-22页 |
·外资银行监管理论 | 第22-25页 |
·银行监管理论 | 第22-24页 |
·银行监管理论在外资银行监管中的适用性 | 第24-25页 |
·外资银行监管的历史演变 | 第25-28页 |
·第一阶段:确定跨国银行母国并表监管下的联合责任 | 第26页 |
·第二阶段:提升东道国在跨国银行监管中的地位 | 第26-27页 |
·第三阶段:跨国银行监管制度改革 | 第27-28页 |
第3章 我国对外资银行监管现状分析 | 第28-44页 |
·我国外资银行的发展现状 | 第28-36页 |
·外资银行发展迅速 | 第28-29页 |
·外资银行组织形式多样化 | 第29-33页 |
·外资银行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影响 | 第33-36页 |
·我国对外资银行监管现状 | 第36-38页 |
·对外资银行监管法制建设不断完善 | 第36页 |
·对外资银行监管内容更加全面 | 第36-38页 |
·对外资银行监管手段不断增强 | 第38页 |
·我国对外资银行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38-43页 |
·对外资银行监管法律不健全 | 第39页 |
·市场准入采取限制性监管 | 第39-40页 |
·市场运营监管机制尚不完善 | 第40-42页 |
·市场退出监管措施过于单一 | 第42页 |
·外资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有待于加强 | 第42-43页 |
·加强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的必要性分析 | 第43-44页 |
·金融创新为监管带来难度 | 第43页 |
·行政化的监管方式不能适应复杂的金融环境 | 第43-44页 |
第4章 外资银行监管的国际经验借鉴与启示 | 第44-49页 |
·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的国际经验 | 第44-45页 |
·外资银行市场运营的国际经验 | 第45-46页 |
·限制性监管 | 第45页 |
·审慎性监管 | 第45-46页 |
·外资银行市场退出监管的国际经验 | 第46-47页 |
·最后贷款人制度 | 第46页 |
·存款保险制度 | 第46-47页 |
·借鉴与启示 | 第47-49页 |
·加强对外资银行准入的软件考察 | 第47-48页 |
·重视外资银行市场运营的审慎监管 | 第48页 |
·建立最后贷款人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 | 第48-49页 |
第5章 完善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的措施及建议 | 第49-59页 |
·健全和完善监管法律体系 | 第49-50页 |
·提升对外资银行监管的法律层次 | 第49页 |
·提高对外资银行监管的法律的可操作性 | 第49-50页 |
·改善市场准入制度 | 第50-51页 |
·加强对外资银行风险内控监管力度 | 第50页 |
·完善对外资参股的监管 | 第50-51页 |
·重视和强化市场运营监管 | 第51-55页 |
·加强审慎监管 | 第51-53页 |
·推进市场化监管进程 | 第53-54页 |
·实施多元化的监管手段 | 第54-55页 |
·健全市场退出监管 | 第55-57页 |
·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外资银行危机处理机制 | 第55-56页 |
·尽快建立存款保险体系 | 第56-57页 |
·协调与母国的监管,积极参与国际监管合作 | 第57-59页 |
·加强与外资银行母国金融监管当局的合作 | 第57页 |
·积极参与涉及金融安全的国际组织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后记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