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程质量抽样检验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25页 |
| ·引言 | 第13-14页 |
| ·抽样检验的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4-17页 |
| ·抽样方法 | 第17-19页 |
| ·抽样检验方案的分类 | 第19-20页 |
| ·混凝土质量工程抽样检验研究的发展与现状 | 第20-22页 |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2-25页 |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2-23页 |
| ·论文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 第23-25页 |
| 第2章 计量型抽样检验方案 | 第25-41页 |
| ·引言 | 第25-27页 |
| ·计量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以均值为质量指标 | 第27-30页 |
| ·单侧下限的情况 | 第27-29页 |
| ·单侧上限的情况 | 第29-30页 |
| ·计量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以不合格率为质量指标 | 第30-33页 |
| ·单侧下限的情况 | 第30-32页 |
| ·单侧上限的情况 | 第32-33页 |
| ·不同质量指标的比较 | 第33-34页 |
| ·抽样数n的影响 | 第34-39页 |
| ·抽样数n对标准差s分布影响的讨论 | 第35-38页 |
| ·简化计算下批接收概率与实际批接收概率的比较 | 第38-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 第3章 现行混凝土强度抽样检验方案分析 | 第41-58页 |
| ·《混凝土强度检验与评定标准》中的抽样检验方案 | 第41-43页 |
| ·统计方法评定 | 第41-42页 |
| ·非统计方法评定 | 第42-43页 |
| ·统计方法评定的讨论(方差已知) | 第43-47页 |
| ·不考虑最小值判定条件 | 第43-45页 |
| ·考虑最小值判定条件 | 第45-47页 |
| ·统计方法评定的讨论(方差未知) | 第47-50页 |
| ·不考虑最小值判定条件 | 第47-49页 |
| ·考虑最小值判定条件 | 第49-50页 |
| ·非统计方法评定的讨论 | 第50-56页 |
| ·不考虑最小值判定条件 | 第50-54页 |
| ·考虑最小值判定条件 | 第54-56页 |
| ·本章小节 | 第56-58页 |
| 第4章 混凝土强度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第58-86页 |
| ·引言 | 第58-59页 |
| ·各个标号混凝土强度的统计与分析 | 第59-70页 |
| ·按年份进行统计 | 第59-67页 |
| ·按季度进行统计 | 第67-70页 |
| ·正态检验 | 第70-72页 |
| ·Kormoropob的D_n检验法 | 第70-71页 |
| ·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正态检验 | 第71-72页 |
| ·同分布检验 | 第72-74页 |
| ·基本理论 | 第73-74页 |
| ·C25、C30各个季度样本的同分布检验 | 第74页 |
| ·不合格率的分析 | 第74-84页 |
| ·对数正态分布的近似替代 | 第75-78页 |
| ·利用密度演化方法进行概率分布估计 | 第78-84页 |
| ·本章小节 | 第84-86页 |
| 第5章 混凝土强度计量标准型抽样检验方案 | 第86-108页 |
| ·引言 | 第86-87页 |
| ·p_0、p_1、α、β参数的研究与确定 | 第87-97页 |
| ·合格质量p_0的确定 | 第89页 |
| ·极限质量p_1的确定 | 第89-90页 |
| ·生产方风险口的优化确定 | 第90-94页 |
| ·基于风险平衡确定使用方风险β | 第94-97页 |
| ·计量标准型方差未知抽样检验方案 | 第97页 |
| ·结构重要性对抽样方案的影响 | 第97-100页 |
| ·安全等级为一级 | 第99页 |
| ·安全等级为二级 | 第99-100页 |
| ·安全等级为三级 | 第100页 |
| ·数值仿真模拟 | 第100-105页 |
| ·本文提出的抽样方案的模拟分析 | 第102页 |
| ·方差已知与方差未知的模拟比较 | 第102-10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5-108页 |
| 第6章 基于统计数据的各种抽样方案分析 | 第108-132页 |
| ·引言 | 第108-109页 |
| ·规范统计方法(方差已知) | 第109-112页 |
| ·不同生产质量水平批的检验 | 第110-111页 |
| ·小结 | 第111-112页 |
| ·规范统计方法(方差未知) | 第112-121页 |
| ·抽样数n不同时的比较 | 第112-118页 |
| ·不同生产质量水平批的检验 | 第118-121页 |
| ·小结 | 第121页 |
| ·规范非统计方法 | 第121-124页 |
| ·抽样数n不同时的比较 | 第121-122页 |
| ·不同生产质量水平批的检验 | 第122-123页 |
| ·小结 | 第123-124页 |
| ·计量标准型方案(方差已知) | 第124-127页 |
| ·不同生产质量水平批的检验 | 第125-126页 |
| ·小结 | 第126-127页 |
| ·计量标准型方案(方差未知) | 第127-129页 |
| ·不同生产质量水平批的检验 | 第128-129页 |
| ·小结 | 第1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9-132页 |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32-138页 |
| ·结论 | 第132-136页 |
|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第136-138页 |
| 致谢 | 第138-1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0-145页 |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