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36页 |
·引言 | 第14-15页 |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及其在材料表面处理中的应用 | 第15-19页 |
·等离子体的概念 | 第15页 |
·低温等离子体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 第15-17页 |
·低温等离子体在材料表面处理中的应用 | 第17-19页 |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技术 | 第19-25页 |
·介质阻挡放电的基本原理 | 第20-21页 |
·介质阻挡放电的不同形式 | 第21-22页 |
·介质阻挡放电参数的测量 | 第22-25页 |
·大气压辉光放电等离子体技术 | 第25-30页 |
·大气压辉光放电表面处理的优点 | 第25-26页 |
·大气压辉光的产生方法综述 | 第26-30页 |
·高频高压放电电源的研究现状 | 第30-34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4-36页 |
第二章 介质阻挡放电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60页 |
·介质阻挡放电的分类 | 第36-37页 |
·电极结构和激励方式对介质阻挡放电的影响 | 第37-43页 |
·实验装置 | 第37-38页 |
·不同电极结构的介质阻挡放电 | 第38-41页 |
·不同形式的介质阻挡放电 | 第41-43页 |
·接地电极转动对电极不对称介质阻挡放电的影响 | 第43-50页 |
·实验装置 | 第43-44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4-50页 |
·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50页 |
·绝缘介质对介质阻挡放电的影响 | 第50-55页 |
·实验装置 | 第51页 |
·绝缘介质位置不同对放电电流波形的影响 | 第51-52页 |
·绝缘介质对放电起始电压的影响 | 第52-55页 |
·绝缘介质对介质阻挡放电特性的影响 | 第55页 |
·其它条件对介质阻挡放电的影响 | 第55-58页 |
·气隙宽度对介质阻挡放电的影响 | 第55-57页 |
·激励电压幅值和频率对介质阻挡放电的影响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三章 介质阻挡放电的负载特性和控制方法 | 第60-79页 |
·介质阻挡放电的负载特性分析 | 第60-65页 |
·介质阻挡放电的等效模型 | 第60-62页 |
·介质阻挡放电的负载特性 | 第62-65页 |
·介质阻挡放电的仿真研究 | 第65-71页 |
·微放电波形的仿真模拟与分析 | 第65-69页 |
·频率变化对微放电的影响 | 第69-71页 |
·负载特性的实验结果分析 | 第71-75页 |
·20kw塑料薄膜表面处理系统的描述 | 第71-72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72-75页 |
·实验现象的讨论 | 第75页 |
·控制方案的分析与比较 | 第75-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四章 介质阻挡放电电源的研制 | 第79-113页 |
·PAM控制的介质阻挡放电电源的研制 | 第79-94页 |
·电源系统描述 | 第79-82页 |
·控制电路设计 | 第82-85页 |
·PAM控制的中等功率放电电源实验结果 | 第85-90页 |
·50kW大功率高频高压放电电源实验结果 | 第90-94页 |
·移相脉冲宽度调制控制的介质阻挡放电电源研制 | 第94-104页 |
·主电路描述 | 第94-95页 |
·PS-PWM控制 | 第95-97页 |
·锯齿波的产生 | 第97-100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100-104页 |
·PDM和PFM混合控制的介质阻挡放电电源的研制 | 第104-112页 |
·PDM和PFM混合控制 | 第104-107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107-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第五章 大气压辉光放电电源的研制 | 第113-127页 |
·大气压辉光放电的仿真研究 | 第113-116页 |
·大气压辉光放电和介质阻挡放电(细丝放电)的比较 | 第116页 |
·大气压辉光放电的负载特性分析 | 第116-121页 |
·负载等效模型的建立 | 第116-119页 |
·负载谐振频率分析 | 第119-121页 |
·大气压辉光放电的控制方案选择 | 第121-123页 |
·限制条件分析 | 第121-122页 |
·控制方案选择 | 第122-123页 |
·PDM控制的大气压类辉光放电实验研究 | 第123-124页 |
·高压交流方波激励的大气压均匀放电 | 第124-126页 |
·大气压辉光放电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126页 |
·本章小结 | 第126-127页 |
第六章 低温等离子体放电在材料表面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 第127-149页 |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对高分子材料的表面处理 | 第127-141页 |
·聚丙烯(PP)的表面改性 | 第127-133页 |
·实验方法 | 第127-128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128-133页 |
·聚氯乙稀(PVC)的表面改性 | 第133-137页 |
·聚乙烯(PE)的表面改性 | 第137-138页 |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表面改性 | 第138-141页 |
·处理条件对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的影响 | 第141-143页 |
·处理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141页 |
·处理电压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141-142页 |
·工作频率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142页 |
·气隙间距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142-143页 |
·经时效应 | 第143页 |
·介质阻挡放电对无机材料的表面处理 | 第143-146页 |
·对金属材料铜的表面处理 | 第144-145页 |
·对无机非金属材料玻璃的表面处理 | 第145-146页 |
·大气压辉光放电对羊毛纤维的表面改性 | 第146-148页 |
·本章小结 | 第148-149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49-151页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149-150页 |
·今后工作展望 | 第150-151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15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59-160页 |
致谢 | 第1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