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社会与环境论文--环境容量与环境自净论文

弯曲河流水环境容量研究

第1章 绪论第1-19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水环境容量研究现状第10-17页
  1.2.1 水环境容量基本理论研究第10-12页
  1.2.2 水环境容量计算研究现状第12-17页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7-19页
  1.3.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8-19页
第2章 水环境容量的基本理论第19-36页
 2.1 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运动第19-22页
 2.2 水质数学模型基本理论第22-27页
  2.2.1 水质数学模型的分类第22-23页
  2.2.2 水质基本模型第23-27页
 2.3 水环境容量模型基本理论第27-36页
  2.3.1 水环境容量的分类第27-28页
  2.3.2 水环境容量的特性第28-29页
  2.3.3 影响水环境容量的因素第29页
  2.3.4 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第29-35页
  2.3.5 混合区的概念及其允许范围第35-36页
第3章 弯曲河流水环境容量计算第36-50页
 3.1 河流的类型第36-37页
 3.2 弯曲河流的特征第37页
 3.3 数值计算方法简介第37-41页
  3.3.1 特征法第38页
  3.3.2 有限单元法第38-39页
  3.3.3 有限体积法第39页
  3.3.4 有限差分法第39-40页
  3.3.5 边界处理方法第40-41页
 3.4 弯曲河流水质模型的建立第41-48页
  3.4.1 弯曲河流水质模型第41-44页
  3.4.2 流带的划分第44-45页
  3.4.3 降解系数的确定第45-46页
  3.4.4 弯曲河流离散系数的确定第46-47页
  3.4.5 计算过程第47页
  3.4.6 模型的率定与验证第47-48页
 3.5 弯曲河流水环境容量模型第48-50页
第4章 应用实例第50-59页
 4.1 金沙江攀枝花段的概况第50-56页
  4.1.1 攀枝花市概况第50-51页
  4.1.2 攀枝花市水资源状况第51-52页
  4.1.3 用排水状况第52页
  4.1.4 金沙江攀枝花段水环境功能区划第52-53页
  4.1.5 确定控制单元第53-56页
 4.2 水环境容量计算第56-59页
  4.2.1 确定计算单元第56页
  4.2.2 确定计算水质因子第56页
  4.2.3 控制单元水质目标第56页
  4.2.4 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第56-57页
  4.2.5 水环境容量的利用第57页
  4.2.6 水环境容量总量控制方案的初步设想第57-59页
结论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附图1各断面监测图第65-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以精神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梅毒3例分析
下一篇:模糊随机不可修系统的可靠度和平均寿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