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高分子化合物工业(高聚物工业)论文--高分子化合物产品论文

聚天冬氨酸基阻垢分散剂及其与磁场协同阻垢作用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2页
 §1-1 前言第14-15页
 §1-2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第15-17页
  1-2-1 循环冷却水系统第15-16页
  1-2-2 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第16-17页
 §1-3 阻垢分散剂研究现状第17-28页
  1-3-1 阻垢分散剂的发展历程第17页
  1-3-2 阻垢分散剂的分类第17-18页
  1-3-3 聚天冬氨酸的研究进展第18-23页
  1-3-4 丙烯酸共聚物的研究进展第23-26页
  1-3-5 聚天冬氨酸复配物第26-27页
  1-3-6 阻垢分散剂的阻垢机理第27-28页
 §1-4 磁化水处理技术第28-31页
  1-4-1 磁场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第28-29页
  1-4-2 磁化水阻垢机理的研究进展第29-31页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第31-32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32-44页
 §2-1 试剂和原料第32-33页
 §2-2 合成方法第33-34页
 §2-3 实验水样第34-35页
 §2-4 实验装置第35-36页
 §2-5 实验方法第36-41页
  2-5-1 静态阻垢实验第36-39页
  2-5-2 动态阻垢实验第39-40页
  2-5-3 旋转挂片腐蚀实验第40页
  2-5-4 分散性能实验第40-41页
 §2-6 性能测定第41-44页
  2-6-1 L-天冬氨酸转化率的测定第41页
  2-6-2 聚天冬氨酸生物降解性的测定第41页
  2-6-3 聚天冬氨酸分子量的测定第41-42页
  2-6-4 产物结构分析第42页
  2-6-5 垢样的晶型分析第42-44页
第三章 聚天冬氨酸的合成及阻垢分散性能第44-58页
 §3-1 聚天冬氨酸的合成及生物降解性能第44-48页
  3-1-1 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L-天冬氨酸转化率的影响第44-45页
  3-1-2 聚琥珀酰亚胺结构鉴定第45-46页
  3-1-3 反应温度对聚琥珀酰亚胺分子量的影响第46-47页
  3-1-4 聚天冬氨酸的生物降解性第47-48页
 §3-2 聚天冬氨酸的阻垢分散性能第48-56页
  3-2-1 聚天冬氨酸对碳酸钙的阻垢性能第48-52页
  3-2-2 聚天冬氨酸对硫酸钙的阻垢性能第52-55页
  3-2-3 聚天冬氨酸的缓蚀性能第55-56页
 §3-3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四章 丙烯酸-丙烯酸乙酯-衣康酸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阻垢分散性能第58-67页
 §4-1 丙烯酸-丙烯酸乙酯-衣康酸三元共聚物(AA-AE-IA)的合成第58-62页
  4-1-1 共聚物单体的选择第58-59页
  4-1-2 丙烯酸-丙烯酸乙酯-衣康酸三元共聚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第59-60页
  4-1-3 引发剂用量对丙烯酸-丙烯酸乙酯-衣康酸三元共聚物静态浓缩阻垢率的影响第60-61页
  4-1-4 链转移剂用量对丙烯酸-丙烯酸乙酯-衣康酸三元共聚物静态浓缩阻垢率的影响第61-62页
  4-1-5 聚合反应温度对丙烯酸-丙烯酸乙酯-衣康酸三元共聚物静态浓缩阻垢率的影响第62页
 §4-2 共聚物用量对阻垢率的影响第62-63页
 §4-3 极限碳酸盐硬度法评定阻垢性能第63-64页
 §4-4 分散氧化铁性能实验第64-65页
 §4-5 丙烯酸-丙烯酸乙酯-衣康酸三元共聚物与其它市售阻垢剂的性能比较第65-66页
 §4-6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五章 聚天冬氨酸复配物及阻垢缓蚀性能第67-85页
 §5-1 聚天冬氨酸与共聚物阻垢分散剂的复配性能第67-68页
 §5-2 聚天冬氨酸与膦系阻垢剂的复配性能第68-71页
  5-2-1 聚天冬氨酸与1-羟基亚乙基-1,1-二膦酸(HEDP)的复配性能第68-69页
  5-2-2 聚天冬氨酸与2-膦酸基丁烷-1,2,4-三羧酸(PBTCA)的复配性能第69-70页
  5-2-3 聚天冬氨酸与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DETPMP)的复配性能第70-71页
 §5-3 聚天冬氨酸、丙烯酸-丙烯酸乙酯-衣康酸三元共聚物及膦系阻垢剂的多元复配物性能第71-78页
  5-3-1 聚天冬氨酸复配物的制备与复合配比第71-72页
  5-3-2 不同条件下聚天冬氨酸复配物对碳酸钙的阻垢性能第72-75页
  5-3-3 聚天冬氨酸复配物对硫酸钙的阻垢性能第75-77页
  5-3-4 聚天冬氨酸复配物的缓蚀性能第77-78页
  5-3-5 聚天冬氨酸复配物在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应用第78页
 §5-4 聚天冬氨酸复配物对碳酸钙晶型的影响及阻垢机理第78-83页
  5-4-1 加入聚天冬氨酸及其复配物后垢样的XRD 分析第78-79页
  5-4-2 加入聚天冬氨酸及其复配物后垢样的SEM 分析第79-83页
  5-4-3 聚天冬氨酸及其复配物的阻垢机理分析第83页
 §5-5 本章小结第83-85页
第六章 磁场作用下碳酸钙结晶过程研究第85-103页
 §6-1 磁场对碳酸钙结晶过程的影响第85-91页
  6-1-1 不同水质时磁场对碳酸钙结晶过程的影响第86-87页
  6-1-2 磁化时间对碳酸钙结晶过程的影响第87-88页
  6-1-3 不同水质硬度下磁场对碳酸钙结晶过程的影响第88-89页
  6-1-4 不同水温下磁场对碳酸钙结晶过程的影响第89-91页
 §6-2 磁化水动态阻垢实验第91-94页
  6-2-1 磁场强度对阻垢率的影响第91-92页
  6-2-2 不同水温下的阻垢率第92页
  6-2-3 不同水流速下磁场对阻垢效果的影响第92-93页
  6-2-4 不同水质硬度下磁场对阻垢率的影响第93-94页
 §6-3 磁场对碳酸钙晶型的影响及阻垢机理第94-101页
  6-3-1 未磁化水及磁化水垢样的XRD 分析第94-97页
  6-3-2 未磁化水垢样及磁化水垢样的SEM 分析第97-100页
  6-3-3 磁化水阻垢机理分析第100-101页
 §6-4 本章小结第101-103页
第七章 磁场与聚天冬氨酸及其复配物协同阻垢作用及机理研究第103-119页
 §7-1 磁场与聚天冬氨酸协同阻垢作用的静态浓缩阻垢率第103-106页
  7-1-1 不同聚天冬氨酸浓度下的阻垢率第104页
  7-1-2 不同水温下的协同阻垢性能第104-105页
  7-1-3 不同水质硬度下的协同阻垢性能第105-106页
 §7-2 磁场与聚天冬氨酸协同阻垢作用的动态阻垢率第106-108页
  7-2-1 不同聚天冬氨酸浓度下的阻垢率第106-107页
  7-2-2 不同水温下的协同阻垢性能第107-108页
 §7-3 磁场与聚天冬氨酸复配物协同阻垢作用的静态非浓缩阻垢率第108-111页
  7-3-1 不同聚天冬氨酸复配物浓度下的阻垢率第109-110页
  7-3-2 不同水温下的协同阻垢性能第110页
  7-3-3 不同水质硬度下的协同阻垢性能第110-111页
 §7-4 磁场与聚天冬氨酸复配物协同阻垢作用的动态阻垢率第111-114页
  7-4-1 不同聚天冬氨酸复配物用量下的阻垢率第112-113页
  7-4-2 不同水温下的协同阻垢性能第113-114页
 §7-5 磁场与聚天冬氨酸及聚天冬氨酸复配物协同作用对碳酸钙晶型影响及阻垢机理第114-118页
  7-5-1 磁场与聚天冬氨酸及聚天冬氨酸复配物协同作用时垢样的XRD 分析第114-116页
  7-5-2 磁场与聚天冬氨酸及聚天冬氨酸复配物协同作用时垢样的SEM 分析第116-117页
  7-5-3 磁场与聚天冬氨酸及聚天冬氨酸复配物协同阻垢机理分析第117-118页
 §7-6 本章小结第118-119页
第八章 结论第119-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28页
致谢第128-129页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129-130页

论文共1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钙钛矿结构锰氧化物La0.67-xRxCa0.33MnO3中的电磁性质及红外吸收
下一篇:用于医学检测的全光纤化偏振OCT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