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居住小区建设人性化研究
文摘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1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8-11页 |
·研究的必要性 | 第8-11页 |
(1) 居住小区建设人性化需求趋高 | 第8-10页 |
(2) 居住小区建设对人性化考虑不足 | 第10-11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8页 |
·国外现代相关理论综述 | 第11-14页 |
(1) 宏观层面的规划理论研究 | 第11-13页 |
(2) 微观层面的规划理论研究 | 第13-14页 |
·近期规划理论发展研究动态 | 第14-17页 |
(1) 近期国外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2) 近期国内相关研究 | 第16-17页 |
·基本研究结论 | 第17-18页 |
(1) 国外居住小区建设的研究小结 | 第18页 |
(2) 国内居住小区建设的研究小结 | 第18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8-19页 |
·概念的界定 | 第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研究创新 | 第19页 |
·论文框架 | 第19-21页 |
第2章 人性化居住小区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1-42页 |
·居住小区人性化建设的目标 | 第22-26页 |
·宏观因素对居住小区人性化建设的影响 | 第26-32页 |
·环境因素对居住小区人性化建设的影响 | 第26页 |
(1) 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 | 第26页 |
(2) 区位条件的影响 | 第26页 |
·社会文化因素对居住小区人性化建设的影响 | 第26-28页 |
(1) 地域文化的影响 | 第26-27页 |
(2) 时代特征的影响 | 第27-28页 |
·经济技术因素对居住小区人性化建设的影响 | 第28-29页 |
(1) 经济水平提高的影响 | 第28页 |
(2) 科学技术进步的影响 | 第28-29页 |
·政策因素对居住小区人性化建设的影响 | 第29-32页 |
(1) 政策法规制度的影响 | 第29页 |
(2) 管理和组织结构的影响 | 第29-32页 |
·微观因素对居住小区人性化建设的影响 | 第32-42页 |
·人文资源的传承 | 第32-33页 |
·自然环境利用 | 第33-34页 |
·住区规划布局 | 第34-35页 |
(1) 住区规模 | 第34-35页 |
(2) 规划布局与空间组合 | 第35页 |
·建筑 | 第35-36页 |
(1) 住宅平面功能与空间布置 | 第35-36页 |
(2) 建筑立面 | 第36页 |
·道路交通 | 第36-37页 |
(1) 小区出入口 | 第36页 |
(2) 车行系统 | 第36-37页 |
(3) 步行系统 | 第37页 |
·绿化环境 | 第37-39页 |
(1) 绿地率与绿化配置 | 第37-38页 |
(2) 室外物理环境 | 第38-39页 |
·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 | 第39-42页 |
(1) 公共服务设施合理配置 | 第39页 |
(2) 公共交往空间 | 第39-42页 |
第3章 居住小区实践研究 | 第42-66页 |
·具有地域人文特色的规划设计 | 第44-46页 |
·充分利用自然地形的基地设计 | 第46-49页 |
·园林式的住区规划布局 | 第49-51页 |
·富有时代特征的建筑 | 第51-53页 |
·人性化的的道路交通系统 | 第53-58页 |
·怡人的小区绿化环境 | 第58-61页 |
·完善的公共设施 | 第61-66页 |
第4章 构筑人性化居住小区的途径 | 第66-71页 |
·树立正确的人居思想 | 第66-67页 |
·完善政策管理制度 | 第67-71页 |
结束语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后记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