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4页 |
前言 | 第14-16页 |
一、艾滋病/性病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研究 | 第16-24页 |
1 研究背景与目标 | 第16页 |
2 模型构建方法 | 第16-17页 |
3 研究结果 | 第17-21页 |
·模型框架 | 第17-18页 |
·行为子系统 | 第18-19页 |
·环境子系统 | 第19-20页 |
·结果子系统 | 第20-21页 |
4.小结与讨论 | 第21-24页 |
二、个性及依恋模式与艾滋病/性病相关KAP研究 | 第24-48页 |
1.背景与目标 | 第24-25页 |
2.研究方法 | 第25-28页 |
·调查表 | 第25-28页 |
·抽样和现场调查 | 第28页 |
·数据处理 | 第28页 |
3.研究结果 | 第28-40页 |
·一般情况 | 第28-29页 |
·依恋模式与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 | 第29-31页 |
·依恋模式与艾滋病/性病相关态度 | 第31-33页 |
·依恋模式与艾滋病/性病相关行为 | 第33-35页 |
·个性与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 | 第35-36页 |
·个性与艾滋病/性病相关态度 | 第36-39页 |
·个性与艾滋病/性病相关行为 | 第39-40页 |
4.小结与讨论 | 第40-48页 |
·依恋模式与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 | 第40-41页 |
·依恋模式与艾滋病/性病相关态度 | 第41-42页 |
·依恋模式与艾滋病/性病相关行为 | 第42-43页 |
·个性与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 | 第43-44页 |
·个性与艾滋病/性病相关态度 | 第44-45页 |
·个性与艾滋病/性病相关行为 | 第45-46页 |
·对控制艾滋病/性病的启示 | 第46-48页 |
三、艾滋病/性病社区干预与评估标准研究及社区干预评估 | 第48-63页 |
1.背景与目标 | 第48-49页 |
2.社区干预与评估标准的制定 | 第49-54页 |
·方法 | 第49-50页 |
·结果 | 第50-54页 |
3.社区干预评估 | 第54-60页 |
·方法 | 第54-55页 |
·结果 | 第55-60页 |
4.小结与讨论 | 第60-63页 |
四、艾滋病/性病临床干预规程研究——艾十字项目 | 第63-78页 |
1.背景与目标 | 第63-65页 |
2.方法与步骤 | 第65-72页 |
·研究设计 | 第65-66页 |
·干预规程与培训方案设计 | 第66-67页 |
·医生培训 | 第67-69页 |
·培训内容与过程 | 第67-68页 |
·培训方法与策略 | 第68-69页 |
·病人干预 | 第69-72页 |
·整体框架 | 第69-70页 |
·快速筛查 | 第70-71页 |
·降低风险咨询 | 第71-72页 |
·性病病征处理 | 第72页 |
·机会感染的处理 | 第72页 |
3.初步结果 | 第72-77页 |
·评价方法 | 第72-73页 |
·评价结果 | 第73-77页 |
4.小结与讨论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5页 |
附件 艾十字HIV/STI降低风险咨询工作表 | 第85-88页 |
附录 | 第88-90页 |
个人简历 | 第88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8-89页 |
在学期间承担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综述1 如何促进临床医生参与艾滋病相关行为干预 | 第91-98页 |
综述2 依恋理论与艾滋病/性病预防与控制 | 第98-108页 |
发表的SCI文章全文 | 第108-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