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p:一个基于对等网络的综合信誉模型
第1章 引言 | 第1-10页 |
第2章 对等网络(P2P)简介 | 第10-24页 |
·对等网络历史溯源 | 第10-11页 |
·P2P 的基本内容 | 第11-12页 |
·P2P 各种分类 | 第12-14页 |
·P2P 应用实例 | 第14-18页 |
·Napster | 第14-15页 |
·Gnutella | 第15-16页 |
·Freenet | 第16-17页 |
·其他 | 第17-18页 |
·结构式P2P 系统 | 第18-21页 |
·Chord | 第19-20页 |
·CAN | 第20-21页 |
·P2P 网络的安全问题 | 第2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对等网络信誉机制 | 第24-44页 |
·对等网络信誉机制提出背景 | 第24-26页 |
·信任的基本含义和特征 | 第26-28页 |
·信誉机制本质探究 | 第28-36页 |
·信誉机制的基本目标 | 第29-30页 |
·信誉机制基本模型 | 第30-34页 |
·信誉系统的设计探讨 | 第34-36页 |
·一些重要的信誉系统与模型 | 第36-42页 |
·P2PRep | 第36-37页 |
·XRep | 第37-38页 |
·基于P-Grid 的信誉系统 | 第38页 |
·EigenTrust | 第38页 |
·PRIDE | 第38-39页 |
·PeerTrust | 第39-40页 |
·其他信誉模型或系统 | 第40-42页 |
·信誉机制的几个常见难题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综合信誉模型GRep | 第44-84页 |
·GRep 的基本特征 | 第44-48页 |
·系统模型概述 | 第48-56页 |
·信誉模型的具体应用场景 | 第49-51页 |
·节点数据结构 | 第51-53页 |
·信誉系统运行流程 | 第53-56页 |
·系统关键概念分析 | 第56-63页 |
·“亲友”节点 | 第56-58页 |
·推荐信心Belief | 第58-59页 |
·搜索代理 | 第59-62页 |
·试探法 | 第62-63页 |
·系统协议分析 | 第63-76页 |
·信誉初始化 | 第63-64页 |
·本地查找 | 第64-66页 |
·亲友节点信息查找 | 第66-67页 |
·对外信息查找 | 第67-68页 |
·信誉计算 | 第68-70页 |
·信誉裁决 | 第70-71页 |
·信誉更新 | 第71-74页 |
·亲友节点管理协议 | 第74-75页 |
·信誉池管理 | 第75-76页 |
·系统实现特色 | 第76-80页 |
·实现了集中式服务器的兼容 | 第76-77页 |
·试探法建立准确信誉值 | 第77-78页 |
·实现了抗歧视 | 第78页 |
·融合信誉主题 | 第78-79页 |
·实现了激励机制 | 第79-80页 |
·系统安全 | 第80-83页 |
·节点提供虚假信息 | 第81-82页 |
·节点干扰系统运行 | 第82-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5章 信誉模型系统仿真及分析 | 第84-96页 |
·仿真目标 | 第84-85页 |
·仿真设置 | 第85-89页 |
·仿真结果 | 第89-93页 |
·其他分析 | 第93-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6-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3页 |
致谢与声明 | 第103-104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