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各类钢结构论文--型钢结构论文

冷弯薄壁槽钢腹板压屈及弯压有限元分析和设计

摘要第1-3页
Absiract(英文摘要)第3-5页
目录第5-8页
主要符号表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课题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4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第15-16页
第二章 冷弯薄壁槽钢腹板压屈、纯弯和弯压及试验简介第16-30页
 2.1 概述第16页
 2.2 冷弯薄壁结构第16-19页
 2.3 冷弯薄壁型钢构件的屈曲第19-23页
  2.3.1 局部屈曲第19页
  2.3.2 屈曲后强度和应力重分布第19-21页
  2.3.3 腹板压屈第21页
  2.3.4 腹板纯弯第21页
  2.3.5 腹板弯压共同作用第21-23页
 2.4 腹板压屈、纯弯及弯压试验简介第23-30页
  2.4.1 腹板压屈试验第23-26页
  2.4.2 纯弯试验第26-27页
  2.4.3 弯矩和压屈共同作用的试验第27-30页
第三章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0-40页
 3.1 概述第30-31页
 3.2 腹板压屈试验的有限元建模第31-37页
  3.2.1 模型参数的选择第31页
  3.2.2 单元类型和网格划分第31-32页
  3.2.3 边界条件的模拟第32-33页
  3.2.4 加载方式的模拟第33-34页
  3.2.5 材料特性的模拟第34-37页
 3.3 腹板纯弯试验的有限元建模第37-38页
 3.4 腹板弯压共同作用试验的有限元建模第38-39页
 3.5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有限元模型的试验验证第40-54页
 4.1 概述第40页
 4.2 腹板压屈时有限元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第40-45页
  4.2.1 小应变和大应变分析第40-41页
  4.2.2 失效模式比较第41-43页
  4.2.3 荷载-腹板变形曲线比较第43-44页
  4.2.4 极限承载力比较第44-45页
 4.3 腹板纯弯时有限元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第45-47页
  4.3.1 失效模式比较第45-46页
  4.3.2 荷载-腹板挠度曲线比较第46页
  4.3.3 极限承载力比较第46-47页
 4.4 腹板弯压共同作用时有限元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第47-52页
  4.4.1 失效模式比较第47页
  4.4.2 荷载-腹板变形曲线及相关方程曲线的比较第47-50页
  4.4.3 极限承载力比较第50-52页
 4.5 可靠性分析理论简介第52-53页
 4.6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截面几何参数分析第54-60页
 5.1 概述第54页
 5.2 腹板压屈的有限元参数分析第54-55页
  5.2.1 截面几何尺寸第54-55页
  5.2.2 材料特性第55页
  5.2.3 网格划分和加载方式第55页
  5.2.4 参数分析结果第55页
 5.3 本章小结第55-60页
第六章 现行规范公式及建议的设计公式第60-79页
 6.1 概述第60页
 6.2 北美规范(NAS2001)设计公式及其修正第60-64页
  6.2.1 规范设计公式简介第60-61页
  6.2.2 有限元结果与NAS设计公式结果的比较第61页
  6.2.3 NAS规范设计公式的修正与计算结果第61-64页
 6.3 中国钢结构设计规范和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讨论第64-68页
  6.3.1 规范公式简介第64-66页
  6.3.2 有限元结果与钢结构规范设计公式结果的比较第66页
  6.3.3 对我国钢结构规范和冷弯薄壁型钢结构规范的建议第66-68页
 6.4 建议的冷弯薄壁槽钢腹板压屈设计公式第68-72页
  6.4.1 腹板压屈塑性铰机构模型简介第68-69页
  6.4.2 建议的腹板压屈公式和计算结果第69-72页
 6.5 本章小结第72-79页
结论与展望第79-82页
参考文献第82-84页
致谢第84-85页
个人简历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乌桕(Sapium sebiferum(L.)Roxb)、大叶桉(Eucalyptus robusta Smith)抗菌活性研究
下一篇:中国英语学习者表达“请求”的语用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