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制造工艺论文

基于激光熔覆的三维金属零件激光直接制造技术研究

1 绪论第1-33页
 1.1 前言第11-13页
 1.2 DLF 技术概述第13-29页
  1.2.1 DLF 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特点第13-14页
  1.2.2 主要的DLF 工艺第14-15页
  1.2.3 DLF 技术研究进展及成果第15-24页
  1.2.4 DLF 技术的应用现状第24-28页
  1.2.5 DLF 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第28-29页
 1.3 本文的研究目标、技术路线及创新之处第29-33页
  1.3.1 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第29-30页
  1.3.2 本文所采取的技术路线第30页
  1.3.3 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第30-33页
2 基于激光熔覆的直接制造系统的设计及构建第33-43页
 2.1 前言第33页
 2.2 激光直接制造系统的硬件结构第33-41页
  2.2.1 CNC 控制单元及3 轴工作台第35页
  2.2.2 激光器第35页
  2.2.3 送粉器第35-37页
  2.2.4 同轴送粉喷嘴第37-40页
  2.2.5 粉末回收装置第40-41页
 2.3 本章小结第41-43页
3 基于激光熔覆的直接制造技术控制软件的设计与开发第43-58页
 3.1 前言第43-44页
 3.2 HUST-RP 软件的设计思想第44页
 3.3 HUST-RP 软件的模块划分及设计流程图第44-45页
 3.4 HUST-RP 各模块中采用的关键算法第45-56页
  3.4.1 STL 文件及模型显示第45-46页
  3.4.2 模型切片及截面轮廓的整理第46-49页
  3.4.3 轮廓线的位置关系第49-53页
  3.4.4 填充路径生成模块的设计第53-56页
  3.4.5 CNC 控制指令的输出第56页
 3.5 本章小结第56-58页
4 基于激光熔覆的直接制造技术工艺参数的优化第58-74页
 4.1 前言第58-59页
 4.2 实验方法第59-61页
 4.3 实验结果第61-71页
  4.3.1 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及送粉量对熔覆层形状的影响第61-62页
  4.3.2 激光能量密度对熔覆层形状的影响第62-64页
  4.3.3 DLF 工艺参数对零件成形精度的影响第64-66页
  4.3.4 工艺参数对零件微观组织的影响第66-69页
  4.3.5 DLF 工艺稳定成形的条件第69-71页
 4.4 讨论第71-72页
 4.5 本章小结第72-74页
5 填充模式的生成算法及其DLF 工艺成形性能对比第74-105页
 5.1 前言第74-75页
 5.2 实验方法第75-77页
 5.3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77-103页
  5.3.1 光栅式填充的算法实现及其改进第77-79页
  5.3.2 引入“随机位向”的光栅式填充第79-81页
  5.3.3 轮廓偏置式填充的算法实现及改进第81-89页
  5.3.4 光栅扫描与轮廓偏置相结合的混合填充模式第89页
  5.3.5 截面填充模式对拉伸试样成形效率的影响第89-92页
  5.3.6 填充模式对拉伸试样外观质量的影响第92-97页
  5.3.7 填充模式对拉伸试样拉伸性能的影响第97-102页
  5.3.8 填充模式对拉伸试样微观组织的影响第102-103页
 5.4 本章小结第103-105页
6 激光熔覆直接制造Ni 合金薄壁零件的工艺研究第105-118页
 6.1 前言第105-106页
 6.2 实验方法第106-107页
 6.3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107-117页
  6.3.1 薄壁墙高度与沉积层数的关系第107-109页
  6.3.2 薄壁墙形状与扫描速度的关系第109页
  6.3.3 薄壁零件的成形路径的设计第109-111页
  6.3.4 CNC 运动插补对薄壁零件成形质量的影响第111-114页
  6.3.5 使z 轴增量值略小于单层熔覆层厚度时的成形质量第114-115页
  6.3.6 Ni 合金薄壁零件的微观组织第115-117页
 6.4 本章小结第117-118页
7 全文总结第118-121页
 7.1 主要结论第118-119页
 7.2 对未来工作的建议及展望第119-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29页
致谢第129-130页
附录一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第130-131页
附录二 HUST-RP软件路径插件接口设计及其说明第131-132页
附录三 HUST-RP软件“G代码配置文件”格式说明第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K2O-Al2O3-SiO2系统牙科玻璃陶瓷的研制及其临床应用
下一篇:口腔扁平苔藓病损上皮中郎格罕氏细胞与增殖、凋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