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基础科学论文--水产生物学论文--水产动物学论文

扁担塘鱼类生活史策略、营养特征及群落结构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4页
   ·现阶段湖泊渔业的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第16-17页
   ·长江中、下游湖泊发展鳜放养渔业的前景第17-21页
   ·本文内容、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1-24页
第二章 综述:鱼类生态形态学研究进展第24-46页
   ·生态形态学的定义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第24-25页
   ·生态形态学的名词术语第25-26页
   ·生态形态学研究的内容和程序第26-28页
   ·生态形态学研究的进展第28-37页
   ·生态形态学发展的前景第37-41页
   ·生态形态学研究中常用多元统计方法第41-46页
第三章 扁担塘湖沼学特征第46-52页
   ·湖区地理环境特征第46-48页
   ·水体主要物理特性第48页
   ·水体主要化学特性第48-50页
   ·水生生物资源概况第50-52页
第四章 扁担塘10 种小型鱼类生活史特性比较第52-76页
   ·前言第52-53页
   ·材料与方法第53页
   ·结果第53-72页
   ·讨论第72-76页
第五章 鱼类食性分析的五种食物重要性指数的评价第76-92页
   ·前言第76-78页
   ·材料与方法第78-84页
   ·结果第84-88页
   ·讨论第88-92页
第六章 扁担塘鱼类群落营养格局研究第92-134页
   ·前言第92页
   ·材料与方法第92-100页
   ·结果第100-129页
   ·讨论第129-134页
第七章 扁担塘鱼类群落生态形态学研究第134-158页
   ·前言第134-135页
   ·材料与方法第135-144页
   ·结果第144-152页
   ·讨论第152-158页
第八章 扁担塘鱼类群落组织研究第158-170页
   ·前言第158页
   ·材料与方法第158-161页
   ·结果第161-167页
   ·讨论第167-170页
第九章 扁担塘鱼类区系组成及其渔业利用第170-186页
   ·前言第170页
   ·材料与方法第170-173页
   ·结果第173-182页
   ·讨论第182-186页
第十章 结论第186-192页
参考文献第192-208页
附录第208页
附录5-1 扁担塘37 种鱼类食物组成(% O, % N, % W, % IRI, % IP)第208-222页
附录7-1 扁担塘33 种鱼类形态性状的统计数据第222-233页
附录7-2 扁担塘33 种鱼类形态性状的相对测量数据的比较第233-246页
附录8-1 33 个虚拟种在8 个独立的资源维上赋予的五位数的随机数字第246-247页
附录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第247-248页
致谢第248页

论文共2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美日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比较分析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改革方向
下一篇:基于J2EE的教务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