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政策执行中的村庄政治研究--基于对山东省泰安市H村财务状况的分析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9-22页 |
第一节 H村的社会结构及其村政的基本状况 | 第9-11页 |
一、H村的社会结构 | 第9-10页 |
二、村政的基本状况 | 第10-11页 |
第二节 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方法 | 第11-13页 |
一、资料的收集方法 | 第11-12页 |
二、资料的分析方法 | 第12页 |
三、所收集资料的优缺点及其补充 | 第12-13页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第四节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5-22页 |
一、国外学者的主要研究状况 | 第15-17页 |
二、国内学者的主要研究状况 | 第17-22页 |
第二章 H村财务收支状况的分析 | 第22-36页 |
第一节 H村财务收支状况的描述 | 第22-32页 |
一、人民公社时期的财务收支状况 | 第22-25页 |
二、汲取农业剩余时期的财务收支状况 | 第25-30页 |
三、支持和保护农业时期的财务收支状况 | 第30-32页 |
第二节 H村财务收支状况的分析与结论 | 第32-36页 |
一、人民公社时期财务收支状况的分析 | 第32-34页 |
二、汲取农业剩余时期财务收支状况的分析 | 第34页 |
三、支持和保护农业时期财务收支状况的分析 | 第34-36页 |
第三章 农村政策体系的历史回顾与分析 | 第36-41页 |
第一节 农村政策体系的历史回顾 | 第36-39页 |
一、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政策体系 | 第36页 |
二、汲取农业剩余时期的农村政策体系 | 第36-38页 |
三、支持和保护农业时期的农村政策体系 | 第38-39页 |
第二节 国家治村理念转变的原因分析 | 第39-41页 |
第四章 人民公社时期的村政状况 | 第41-46页 |
第一节 H村的权力结构特征 | 第41-42页 |
第二节 农村政策的执行状况 | 第42-44页 |
一、大队对农村政策的理解 | 第42-43页 |
二、大队对农村政策的执行 | 第43-44页 |
第三节 各方利益关系的处理 | 第44-46页 |
第五章 汲取农业剩余时期的村政状况 | 第46-54页 |
第一节 H村的权力结构特征 | 第46-47页 |
第二节 农村政策的执行状况 | 第47-51页 |
一、村委会对农村政策的理解 | 第47-48页 |
二、村委会对农村政策的执行 | 第48-51页 |
第三节 各方利益关系的处理 | 第51-54页 |
第六章 支持和保护农业时期的村政状况 | 第54-62页 |
第一节 H村的权力结构特征 | 第54-55页 |
第二节 农村政策的执行状况 | 第55-59页 |
一、村委会对农村政策的理解 | 第55-56页 |
二、村委会对农村政策的执行 | 第56-59页 |
第三节 各方利益关系的处理 | 第59-62页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62-66页 |
第一节 村委会运行的逻辑与对策模式 | 第62-64页 |
第二节 讨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附录一 | 第68-70页 |
附录二 | 第70-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