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0页 |
·转基因作物发展概况 | 第13-14页 |
·抗除草剂转基因的研究概况 | 第14-17页 |
·除草剂概述 | 第14页 |
·除草剂的作用原理 | 第14-15页 |
·抗除草剂转基因植物的发展概况 | 第15-17页 |
·草甘膦及抗草甘膦植物的研究概况 | 第17-22页 |
·草甘膦相关概述 | 第17-18页 |
·抗草甘膦植物的研究概况 | 第18-22页 |
·抗草甘膦转基因棉花的研究概况与应用展望 | 第22-24页 |
·抗草甘膦转基因棉花研究进展 | 第23-24页 |
·抗草甘膦转基因棉花应用展望 | 第24页 |
·高等植物启动子研究进展 | 第24-29页 |
·植物启动子结构 | 第25-26页 |
·高等植物启动子分类 | 第26-29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思路 | 第29-30页 |
第二章 苘麻 epsps 多价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0-5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0-39页 |
·试验材料 | 第30-31页 |
·方法 | 第31-3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9-57页 |
·CaMV35S 启动子驱动苘麻 epsps 优化基因三价植物表达载体pGBI-P35S:E-P35S:E-P35S:E 的构建 | 第39-44页 |
·分别由组成型启动子 CaMV35S、棉花生殖器官特异表达启动子 arf1 和棉花草甘膦诱导表达启动子 ag2 驱动苘麻 epsps 优化基因三价植物表达载体pGBI-P35S:E-Parf1:E-Pag2:E 的构建 | 第44-49页 |
·分别由组成型启动子 CaMV35S、棉花绿色组织特异表达启动子 PsbP 和棉花草甘膦诱导表达启动子 ag2 驱动苘麻 epsps 优化基因三价植物表达载体pGBI-P35S:E-PPsbP:E-Pag2:E 的构建 | 第49-52页 |
·分别由棉花花粉特异表达启动子 GhPG2、棉花绿色组织特异表达启动子PsbP 和棉花草甘膦诱导表达启动子 ag2 驱动苘麻 epsps 优化基因三价植物表达载体 pGBI-PPsbP:E-PPG2:E-Pag2:E 的构建 | 第52-57页 |
·讨论与小结 | 第57-59页 |
·讨论 | 第57-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第三章 转苘麻 epsps 突变基因棉花的获得 | 第59-7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9-64页 |
·实验材料 | 第59-60页 |
·方法 | 第60-6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4-75页 |
·棉花 epsps 与苘麻 epsps 基因编码序列的比较分析 | 第64-65页 |
·电击法转化农杆菌 | 第65-66页 |
·农杆菌喷花法转化棉花 | 第66页 |
·棉花大田草甘膦筛选浓度的确定及幼苗受害症状观察 | 第66-67页 |
·T0 代棉花的 Kanamycin 抗性、草甘膦抗性筛选和分子检测 | 第67-75页 |
·讨论与小结 | 第75-77页 |
·讨论 | 第75-76页 |
·小结 | 第76-77页 |
第四章 T1 代转基因棉花的分子检测 | 第77-8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7-80页 |
·实验材料 | 第77页 |
·方法 | 第77-8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0-84页 |
·T1 代棉花的 PCR 鉴定 | 第80-81页 |
·T1 代棉花的 RT-PCR 检测 | 第81-82页 |
·苘麻 epsps 优化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82-83页 |
·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 BL21(DE3)中的诱导表达 | 第83-84页 |
·讨论与小结 | 第84-85页 |
·讨论 | 第84页 |
·小结 | 第84-85页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第85-87页 |
·多启动子驱动的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 第85页 |
·T0 代转基因棉花的获得 | 第85页 |
·T1 代转基因棉花的获得 | 第85页 |
·苘麻 epsps 优化基因的原核表达 | 第85-86页 |
·创新点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作者简历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