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 第1-25页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化学修饰电极的发展概述 | 第11-24页 |
1.2.1 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与类型 | 第12-16页 |
1.2.2 碳纳米管研究概述 | 第16-21页 |
1.2.3 化学修饰电极的应用 | 第21-24页 |
1.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4-25页 |
2 电极反应基本理论 | 第25-44页 |
2.1 基本理论 | 第25-29页 |
2.1.1 单分子层修饰电极的电化学响应理论 | 第25-26页 |
2.1.2 聚合物修饰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全过程 | 第26-28页 |
2.1.3 聚合物膜中电荷传播的扩散性 | 第28-29页 |
2.2 聚合物修饰电极的一般性质 | 第29-32页 |
2.2.1 离子导电性 | 第29-30页 |
2.2.2 渗透性 | 第30页 |
2.2.3 循环伏安图的热力学及动力学性质 | 第30-31页 |
2.2.4 电荷转移 | 第31-32页 |
2.3 聚合物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32-36页 |
2.3.1 氧化或还原沉积 | 第32页 |
2.3.2 有机硅烷缩合 | 第32-33页 |
2.3.3 等离子体聚合 | 第33页 |
2.3.4 电化学聚合 | 第33-35页 |
2.3.5 浸涂、旋转涂层、溶剂挥发及蒸着法 | 第35-36页 |
2.4 研究化学修饰电极的实验方法 | 第36-44页 |
2.4.1 循环伏安法 | 第36-40页 |
2.4.2 脉冲伏安法 | 第40页 |
2.4.3 计时级时电流法和计时库仑法 | 第40-42页 |
2.4.4 计时电流法 | 第42-44页 |
3 苯二酚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 第44-61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45-48页 |
3.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45-47页 |
3.1.2 实验方法步骤 | 第47-48页 |
3.1.3 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48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48-60页 |
3.2.1 多壁碳纳米管的分散及电极的修饰机理 | 第48-50页 |
3.2.2 纯化后的碳纳米管的形态 | 第50页 |
3.2.3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 | 第50-51页 |
3.2.4 底液组成及pH的选择 | 第51-53页 |
3.2.5 对苯二酚在MWNT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 第53页 |
3.2.6 修饰剂用量的影响 | 第53-54页 |
3.2.7 氧化还原动力学机理 | 第54-56页 |
3.2.8 线性、检测限与电极重现性 | 第56-57页 |
3.2.9 干扰实验 | 第57-59页 |
3.2.10 不同基底电极上对苯二酚的电化学行为 | 第59-6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4 硝基酚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 第61-74页 |
4.1 原理方法 | 第62页 |
4.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62-63页 |
4.2.1 主要仪器 | 第62页 |
4.2.2 主要试剂 | 第62-6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3-73页 |
4.3.1 对硝基苯酚在MWNT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 第63-65页 |
4.3.2 底液性质及pH的选择 | 第65-67页 |
4.3.3 修饰剂用量的影响 | 第67-68页 |
4.3.4 对硝基苯酚氧化还原动力学机理研究 | 第68-69页 |
4.3.5 线性、检测限及电极重现性 | 第69-71页 |
4.3.6 不同基底电极上对硝基苯酚的电化学响应研究 | 第71页 |
4.3.7 干扰离子试验和回收率试验 | 第71-7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74-76页 |
5.1 结论 | 第74-75页 |
5.2 建议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6页 |
附录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