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研究
1 绪论 | 第1-19页 |
·前言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第9-12页 |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 第9-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矿井通风安全评价分析 | 第13-17页 |
·安全评价概述 | 第13-14页 |
·安全评价方法分析 | 第14-17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7-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2 未确知测度评价理论概述 | 第19-24页 |
·未确定信息 | 第19-21页 |
·未确知信息定义 | 第19页 |
·未确知信息与其它不确定信息的关系 | 第19-21页 |
·矿井通风安全评价中的未确知性 | 第21页 |
·未确知测度评价理论 | 第21-23页 |
·未确知测度的定义 | 第21-22页 |
·单指标未确知测度 | 第22-23页 |
·多指标综合测度 | 第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3 矿井通风安全评价因素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4-33页 |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第24-25页 |
·划分原则 | 第24-25页 |
·阶梯层次结构 | 第25页 |
·矿井通风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5-32页 |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 第25-26页 |
·评价指标分级标准 | 第26-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4 矿井通风系统未确知测度安全评价方法 | 第33-43页 |
·未确知测度安全评价程序 | 第33页 |
·未确知测度评价模型 | 第33-40页 |
·矿井通风安全评价单指标测度模型 | 第33-35页 |
·矿井安全评价多指标测度模型 | 第35页 |
·安全评价等级确定及未确知测度函数的构造 | 第35-40页 |
·置信度识别 | 第40页 |
·指标权重的计算 | 第40-42页 |
·信息熵理论 | 第41页 |
·指标权重的计算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5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糖浆渠二矿通风安全评价 | 第43-52页 |
·糖浆渠二矿概况 | 第43-44页 |
·自然条件 | 第43-44页 |
·矿井生产状况 | 第44页 |
·糖浆渠二矿通风危险性分析 | 第44-46页 |
·通风系统因素危险性分析 | 第44-45页 |
·通风设施因素危险性分析 | 第45页 |
·通风质量因素危险性分析 | 第45-46页 |
·通风管理因素危险性分析 | 第46页 |
·糖浆渠二矿通风安全综合评价 | 第46-50页 |
·单指标未确知测度计算 | 第46-49页 |
·多因素未确知测度计算 | 第49-50页 |
·置信度识别 | 第50页 |
·安全评价结论 | 第50-52页 |
6 结论 | 第52-54页 |
·主要结论 | 第52页 |
·工作展望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附录 | 第58-59页 |
详细摘要 | 第59-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