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论文--多年生花卉类论文--球根花卉类论文

秦巴山区及毗邻地区野生百合生物学特性及性状描述的研究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1页
   ·百合的研究应用历史第10-11页
   ·百合属的起源、进化第11页
   ·野生百合种质资源的分布概况第11-13页
     ·野生百合在世界的分布第11-12页
     ·野生百合在中国的分布第12-13页
   ·百合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现状第13页
   ·百合属植物的分类第13-16页
     ·野生百合的分类研究第13-15页
     ·栽培品系的种源分类第15-16页
   ·野生百合种质资源的特性研究第16-17页
     ·抗病虫研究第16页
     ·抗寒性研究第16-17页
     ·抗热性研究第17页
   ·野生百合种质资源利用研究现状第17-18页
     ·引种栽培研究第17-18页
     ·用于育种的种类第18页
   ·种质资源研究的意义第18-20页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第20-21页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第21-24页
   ·研究材料第21页
   ·研究方法第21-22页
     ·物候期观察第21页
     ·生育期性状第21-22页
     ·形态特征观察第22页
   ·数据资料的分析处理第22-24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4-43页
   ·物候期第24-25页
     ·出芽期第25页
     ·开花期第25页
   ·生长发育期观察结果第25-27页
     ·野生百合生育期观察结果第25-26页
     ·不同种野生百合早期生长动力学分析第26-27页
     ·同种内不同生态型的生长发育的差异第27页
   ·不同野生百合种类的形态特征第27-34页
     ·鳞茎和茎干第28-29页
     ·叶片第29-32页
     ·花蕊第32-34页
   ·野生百合的性状描述第34-43页
     ·主成分分析第34-38页
     ·R 型聚类结果及分析第38-39页
     ·Q 型聚类结果分析第39-40页
     ·野生百合种质资源的描述第40-43页
第四章 讨论第43-46页
   ·关于野生百合的资源的利用问题第43-44页
   ·野生百合数量分类性状的选取第44页
   ·有关野生百合性状记载标准和数量分类性状的编码问题第44-45页
   ·遗留问题及其展望第45-46页
第五章 结论第46-47页
致谢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3页
附录第53-57页
作者简介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便携式油井拉/压力测试仪的研制
下一篇:节目主持人语用原则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