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1章 “人生艺术化”的提出 | 第9-13页 |
·“人生艺术化”的涵义 | 第9-10页 |
·丰子恺的“人生艺术化”思想 | 第10-13页 |
第2章 丰子恺“人生艺术化”的理论内涵 | 第13-21页 |
·“绝缘说”——丰子恺“人生艺术化”的逻辑起点 | 第13-16页 |
·艺术的态度 | 第14-15页 |
·有情化的生命追求 | 第15-16页 |
·“同情说”——丰子恺“人生艺术化”的现实关怀 | 第16-21页 |
·万物一体:“同情说”的艺术思想 | 第16-17页 |
·《护生画集》:“人生艺术化”引领下的创作实践 | 第17-21页 |
第3章 人格修养——丰子恺“人生艺术化”的内在要求 | 第21-27页 |
·“人格为先,技术为次”——丰子恺人格修养的理论探索 | 第21-23页 |
·李叔同对丰子恺人格修养及其“人生艺术化”的影响 | 第23-27页 |
·“先器识而后文艺”——李叔同对丰子恺人格修养的影响 | 第23-25页 |
·以出世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李叔同对丰子恺佛教思想的影响 | 第25-27页 |
第4章 艺术教育——丰子恺的“人生艺术化”从观念走向实践 | 第27-33页 |
·丰子恺的艺术教育思想 | 第27-30页 |
·“艺术”“道德”“人生”三位一体的艺术教育观 | 第27-28页 |
·曲高和众:丰子恺艺术教育观的大众化 | 第28-30页 |
·丰子恺的艺术教育实践 | 第30-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附录1 丰子恺漫画选 | 第37-41页 |
附录2 丰子恺艺术活动年表简编 | 第41-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