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情与魏晋玄学 | 第7-68页 |
一、情感问题的提出 | 第7-32页 |
二、魏晋之前情论概观 | 第32-39页 |
三、情与魏晋玄学 | 第39-62页 |
四、《人物志》:魏晋情论的先声 | 第62-68页 |
第二章 王弼:性其情 | 第68-76页 |
一、性其情 | 第68-76页 |
1、有无、动静 | 第68-73页 |
2、圣人有情论 | 第73-76页 |
第三章 阮籍、嵇康:任其情 | 第76-91页 |
一、阮籍:性情一体 | 第76-81页 |
二、嵇康:触情而行 | 第81-89页 |
三、任其情:任自然 | 第89-91页 |
第四章 向秀、裴頠、郭象:适其情 | 第91-106页 |
一、向秀:称情则自然 | 第91-93页 |
二、裴頠:“择乎厥宜,所谓情也” | 第93-98页 |
三、郭象:适性逍遥 | 第98-106页 |
第五章 《列子·杨朱篇》:纵其情 | 第106-113页 |
一、名实之辨 | 第106-108页 |
二、生死之辨 | 第108-109页 |
三、身物之辨 | 第109-110页 |
四、纵其情 | 第110-113页 |
第六章 《抱朴子》:制其情 | 第113-122页 |
一、性、情释义 | 第113-115页 |
二、情感之价值 | 第115-118页 |
三、以道制情 | 第118-122页 |
第七章:结语 | 第122-148页 |
一、情与士人生活 | 第122-139页 |
二、魏晋情论之基本特征 | 第139-148页 |
附录1:研究现状综述 | 第148-149页 |
附录2:大陆中国哲学史界关于情感问题研究论文概览(1990-2004) | 第149-152页 |
附录3:魏晋主要作品“情”字索引 | 第152-157页 |
附录4:主要参考文献 | 第157-164页 |
后记 | 第164-165页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165页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第1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