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军事论文--军事技术论文--军事技术基础科学论文--其他学科在军事上的应用论文

远距离运动物体动态参数测试技术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36页
   ·引言第11页
   ·靶场光电测量技术以及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1-28页
     ·光电经纬仪第11-21页
     ·弹道相机第21-22页
     ·激光测量技术第22-26页
     ·激光测量技术的应用第26-28页
   ·双目立体视觉技术第28-33页
     ·摄像机的选择和图像获取第29-30页
     ·摄像机模型及标定第30页
     ·图像预处理和特征提取第30-31页
     ·立体匹配第31-33页
     ·三维信息恢复第33页
     ·深度插值第33页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第33-36页
第二章 测量系统的建模以及摄像机参数的选择第36-59页
   ·引言第36页
   ·双目立体视觉测量系.统及其数学模型第36-37页
   ·简化的双目立体视觉系统结构第37-42页
     ·两摄像机光轴平行且等高时的简化模型第38-40页
     ·两摄像机光轴垂直且等高时的简化模型第40-42页
   ·摄像机位置选择第42-46页
     ·摄像机光轴平行且等高第42-43页
     ·摄像机光轴交叉第43-45页
     ·光轴垂直且等高时成像系统第45-46页
   ·摄像机参数的选择第46-49页
     ·光电经纬仪的摄像机选取条件第47-48页
     ·视场角选择第48页
     ·分辨率第48页
     ·像面照度第48-49页
     ·摄像机的景深第49页
     ·摄像机及其参数的选择第49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9-58页
     ·摄像机光轴平行情况第50-53页
     ·摄像机光轴垂直情况第53-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三章 双目立体视觉测量系统的标定第59-77页
   ·引言第59页
   ·常用摄像机标定方法第59-60页
   ·光学畸变的摄像机模型分析第60-64页
     ·不考虑畸变时的摄像机模型第60-62页
     ·考虑镜头径向和切向畸变时摄像机模型第62-63页
     ·考虑畸变的单个摄像机标定第63-64页
   ·两摄像机光轴平行的标定第64-66页
     ·标定两摄像机光轴平行第65页
     ·标定两摄像机光轴等高第65-66页
   ·两摄像机光轴垂直的标定第66-68页
     ·标定两摄像机光轴垂直第66-67页
     ·标定两摄像机光轴等高第67-68页
   ·实验和分析第68-76页
     ·摄像机独立标定实验第68-72页
     ·标定两摄像机光轴平行实验第72-74页
     ·标定两摄像机光轴垂直实验第74-76页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四章 特征提取及立体匹配的研究与实现第77-101页
   ·引言第77页
   ·特征提取的解决方案第77-80页
     ·边缘检测方法第77-78页
     ·区域提取方法第78-79页
     ·重心提取方法第79页
     ·特征提取的解决方案第79-80页
       ·灰度校正第79页
       ·边缘特征提取第79-80页
   ·立体匹配的约束准则及解决方案第80-89页
     ·常用的立体匹配方法第80-83页
       ·相关匹配法第80-82页
       ·特征匹配法第82-83页
       ·松弛合作算法第83页
     ·立体匹配策略及约束准则第83-86页
       ·立体匹配约束准则第84-85页
       ·外极几何约束第85-86页
     ·立体匹配的解决方案第86-89页
       ·匹配点搜索第86-88页
       ·立体匹配第88-89页
       ·视差图确定第89页
   ·视差图误差检测与校正第89-92页
   ·实验和分析第92-100页
     ·实验1第92-96页
     ·实验2第96-98页
     ·实验3第98-100页
   ·本章小结第100-101页
第五章 远距离运动物体运行姿态及运动速度测量的研究第101-123页
   ·引言第101页
   ·速度测量原理及方法第101-106页
     ·区截装置测速法第101-102页
     ·多普勒测速法第102页
     ·光栅法激光测速第102-103页
     ·利用位置函数测速第103-106页
   ·姿态测量原理及方法第106-107页
   ·运动姿态角求取第107-113页
     ·两CCD 光轴平行时第107-110页
       ·质心求取第107-108页
       ·弹轴矢量拟合第108-110页
     ·两CCD光轴垂直时第110-112页
       ·两平面相交法求弹轴方程第110-111页
       ·根据光轴垂直的原理求弹轴方程第111-112页
     ·炮弹模型姿态计算第112-113页
   ·运动速度求取第113-115页
     ·空间位置节点的三维插值第113-115页
     ·求取平均速度第115页
   ·实验和分析第115-121页
     ·光轴平行时第115-121页
     ·光轴垂直时第121页
   ·本章小结第121-123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23-126页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第123-124页
  工作中的主要创新点第124-125页
 工作的下一步展望和计划第125-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4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141-143页
致谢第143页

论文共1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從宋词看宋代女性的生活
下一篇:民营企业的股权融资与上市现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