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绪论 | 第1-14页 |
| ·引言 | 第7-8页 |
| ·免疫诊断技术的发展历程 | 第8-10页 |
| ·放射免疫测定(RIA) | 第8-9页 |
| ·化学发光技术的建立 | 第9-10页 |
| ·国际主流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原理、技术及特点 | 第10-12页 |
| ·微粒子捕捉酶免疫分析技术(MEIA) | 第11页 |
| ·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技术(FPIA) | 第11页 |
| ·利用化学发光技术和磁性微粒子分离技术相结合 | 第11页 |
| ·采用酶联免疫技术、生物素亲和素技术和增强化学发光技术 | 第11-12页 |
| ·本课题的内容与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整体设计与控制 | 第14-22页 |
|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原理 | 第14-16页 |
|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设计框架 | 第16-21页 |
|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组成 | 第16-18页 |
| ·系统结构框图 | 第18页 |
| ·各部分实现功能与设计简介 | 第18-21页 |
| ·各模块之间的协调与控制 | 第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加样控制系统设计 | 第22-32页 |
| ·加样控制系统流程 | 第22-24页 |
| ·步进电机驱动设计 | 第24-30页 |
| ·步进电机控制原理 | 第24-25页 |
| ·步进电机组和驱动电路设计 | 第25-30页 |
| ·液面探测传感器设计 | 第30-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四章 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 第32-45页 |
| ·试剂冷却仓 TED(Thermoelectric Device) | 第32-36页 |
| ·TED的工作原理 | 第32-33页 |
| ·TED的参数与温度计算 | 第33-35页 |
| ·TED中对试剂温度的测量 | 第35-36页 |
| ·温育室温度的采集 | 第36-44页 |
| ·NTC热敏电阻的采用 | 第36页 |
| ·AD转换芯片位数的选择 | 第36-37页 |
| ·MAX132芯片采用 | 第37页 |
| ·温度控制理论 | 第37-43页 |
| ·测控模块的程序设计 | 第43-44页 |
| ·试剂温度及温育温度的控制 | 第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五章 系统控制设计 | 第45-56页 |
| ·单片机的硬件设计 | 第45-48页 |
| ·核心处理器 MSC1212 | 第45-46页 |
| ·电机驱动控制 | 第46-47页 |
| ·温度驱动控制 | 第47-48页 |
| ·上位机及下位机的接口 | 第48页 |
| ·单片机的软件设计 | 第48-54页 |
| ·电机驱动程序设计 | 第48-49页 |
| ·温度采集控制的程序设计 | 第49-54页 |
| ·上位机的程序设计 | 第54-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第六章 课题总结及展望 | 第56-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