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1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甲胺磷的性质及应用 | 第9-10页 |
1-2-1 甲胺磷的理化性质 | 第9页 |
1-2-2 甲胺磷的应用 | 第9-10页 |
§1-3 甲胺磷农药的残留危害 | 第10-12页 |
1-3-1 甲胺磷的残留问题 | 第10-11页 |
1-3-2 农药残留限量 | 第11-12页 |
1-3-3 甲胺磷的毒性和日常洗涤 | 第12页 |
§1-4 甲胺磷残留的生物降解 | 第12-14页 |
1-4-1 长期使用农药带来的后果 | 第12-13页 |
1-4-2 生物降解的可能性 | 第13-14页 |
1-4-3 甲胺磷降解菌的类型与分类 | 第14页 |
1-4-4 农药的生物降解 | 第14页 |
§1-5 生物降解菌的菌种选育 | 第14-15页 |
1-5-1 甲胺磷降解菌的降解优势 | 第14-15页 |
1-5-2 甲胺磷降解菌应具备的特征 | 第15页 |
§1-6 紫外诱变 | 第15-16页 |
1-6-1 诱变育种 | 第15-16页 |
1-6-2 紫外诱变原理 | 第16页 |
1-6-3 致死率的确定 | 第16页 |
§1-7 降解菌的发酵条件及其优化 | 第16-17页 |
1-7-1 发酵条件的选择应注意的问题 | 第16页 |
1-7-2 甲胺磷降解菌发酵的起始碳、氮源 | 第16-17页 |
1-7-3 甲胺磷降解菌发酵的操作条件 | 第17页 |
§1-8 混合发酵 | 第17-18页 |
§1-9 降解机理的初探 | 第18-19页 |
1-8-1 微生物代谢甲胺磷的机制 | 第18页 |
1-8-2 微生物代谢甲胺磷的途径 | 第18-19页 |
§1-10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1-10-1 甲胺磷降解菌的菌种选育及诱变筛选高产菌株 | 第19页 |
1-10-2 最佳发酵条件优化及混合发酵 | 第19-20页 |
1-10-3 降解机理的初探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甲胺磷降解菌的菌种选育及紫外诱变筛选高产菌株 | 第21-32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实验仪器、材料和方法 | 第21-22页 |
2-2-1 材料与仪器 | 第21页 |
2-2-2 操作与方法 | 第21-22页 |
§2-3 甲胺磷降解菌的筛选 | 第22-26页 |
2-3-1 土样采集 | 第22页 |
2-3-2 菌体初筛 | 第22页 |
2-3-3 菌体复筛 | 第22-23页 |
2-3-4 回接与命名 | 第23页 |
2-3-5 菌株的生理学特征 | 第23-24页 |
2-3-6 S-2耐受甲胺磷浓度的测定 | 第24页 |
2-3-7 S-2降解甲胺磷的效果 | 第24页 |
2-3-8 S-2的广谱性测定 | 第24-26页 |
§2-4 甲胺磷降解菌S-2的紫外诱变 | 第26-31页 |
2-4-1 紫外诱变的实验原理 | 第26页 |
2-4-2 假单胞菌S-2的紫外诱变 | 第26-27页 |
2-4-3 试验操作 | 第27页 |
2-4-4 试验结果及讨论 | 第27-30页 |
2-4-5 S-2诱导菌继代降解效果 | 第30-31页 |
§2-5 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最佳发酵条件优化和混合发酵 | 第32-43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实验仪器、材料和方法 | 第32页 |
3-2-1 材料与仪器 | 第32页 |
3-2-2 操作与方法 | 第32页 |
§3-3 不同因素对S-2发酵的影响 | 第32-36页 |
3-3-1 温度对S-2发酵情况的影响 | 第32-33页 |
3-3-2 S-2生长的最适pH测定 | 第33页 |
3-3-3 通气量对S-2生长情况的影响 | 第33-34页 |
3-3-4 S-2对碳氮源的利用 | 第34页 |
3-3-5 不同碳源的影响 | 第34-35页 |
3-3-6 不同氮源的影响 | 第35页 |
3-3-7 碳氮源配比优化设计方案 | 第35-36页 |
§3-4 最佳条件下S-2降解甲胺磷 | 第36-37页 |
§3-5 多种菌的共同降解 | 第37-42页 |
3-5-1 操作与方法 | 第37页 |
3-5-2 共代谢作用原理 | 第37页 |
3-5-3 多菌种的选择 | 第37-39页 |
3-5-4 降解甲胺磷时的多菌株配比 | 第39-40页 |
3-5-5 最优工艺的选择 | 第40-41页 |
3-5-6 多菌种最佳发酵条件降解甲胺磷 | 第41-42页 |
§3-6 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降解机理初探 | 第43-52页 |
§4-1 引言 | 第43页 |
§4-2 实验仪器、材料和方法 | 第43-49页 |
4-2-1 材料和方法 | 第43页 |
4-2-2 检测方法 | 第43-44页 |
4-2-3 甲胺磷的降解 | 第44页 |
4-2-4 S-2对甲胺磷的营养利用情况 | 第44-46页 |
4-2-5 甲胺磷降解酶的性质 | 第46-47页 |
4-2-6 S-2降解甲胺磷可能的途径 | 第47-49页 |
§4-3 降解模型的建立 | 第49-51页 |
§4-4 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技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