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二、大众传媒是影响青少年道德的重要因素 | 第8-19页 |
(一) 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行为方式及心理的影响 | 第8-10页 |
1.现代大众传媒的主要特点 | 第8-9页 |
2.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以及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心理及行为的影响 | 第9-10页 |
(1) 大众传媒对青少年行为方式的影响 | 第9-10页 |
(2) 大众传媒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 第10页 |
(二) 对青少年道德产生影响的主要大众传媒因素 | 第10-16页 |
1.电视对青少年的影响 | 第11-12页 |
2、漫画书——流行文化的一面镜子 | 第12-14页 |
3、互联网的信息化及其影响 | 第14-16页 |
(三) 大众传媒对青少年道德教育影响的主要表现 | 第16-19页 |
1、大众传媒的发展加强了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影响力,但造成受众之间的信息差距现象日益明显 | 第16-17页 |
2、大众传媒的发展创造了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新环境,但使得环境更加复杂且管理趋难 | 第17-18页 |
3、大众传媒的发展促进了青少年道德教育方法途径的转变,但又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道德教育的效果 | 第18-19页 |
三、在现代大众传媒充斥的背景下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 第19-31页 |
(一) 政府的宏观调控 | 第19-21页 |
(二) 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 | 第21-23页 |
(三) 开发传媒的社会教育功能 | 第23-24页 |
(四) 发挥学校德育环境的滤汰功能 | 第24-31页 |
1、寓德育于漫画教学 | 第25页 |
2、计算机课程与思想教育的整合 | 第25-31页 |
(1) 信息化时代需要知网懂网的教育者 | 第25-26页 |
(2) 思想教育要有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认识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性 | 第26-27页 |
(3) 在计算机课程中加入思想教育内容,注重青少年网德培养 | 第27-28页 |
(4) 整改计算机课程,主动与其它课程整合,努力走向新课标 | 第28-29页 |
(5) 加大社会管理力度,提高家长的管理水平和信息素养 | 第29页 |
(6) 努力提高家长素质,要在全社会范围内达成共识 | 第29-30页 |
(7) 加强校园网建设,把握网络文化主旋律 | 第30-31页 |
四、本研究的创新和主要不足 | 第31页 |
五、结语 | 第31-32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32-33页 |
附录 | 第33-34页 |
后记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