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第1-11页 |
| 第一章 药性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 第11-17页 |
| ·中药药性研究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11-12页 |
| ·中药四性的基本概念 | 第11页 |
| ·药性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1-12页 |
| ·中医药热力学观的提出与构建 | 第12-14页 |
| ·中医药学特色与优势 | 第12-13页 |
| ·热力学的基本概念 | 第13页 |
| ·中医药学与热力学的交融 | 第13-14页 |
| ·本论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4-17页 |
| ·中药药性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中药药性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黄连不同炮制品的药性比较 | 第17-35页 |
| ·黄连不同炮制品药性偏胜的本草分析 | 第17页 |
| ·黄连不同炮制品的生物热动力学研究 | 第17-21页 |
| ·材料 | 第17-18页 |
| ·方法 | 第18-20页 |
| ·结果与结论 | 第20-21页 |
| ·黄连不同炮制品的化学指纹图谱研究 | 第21-32页 |
| ·黄连不同炮制品的制备 | 第21-22页 |
| ·化学指纹图谱建立 | 第22-28页 |
| ·化学指纹图谱分析 | 第28-32页 |
| ·化学指纹图谱-生物热活性的关联分析 | 第32-35页 |
| 第三章 黄连与吴茱萸配伍系列经典类方的药性比较 | 第35-65页 |
| ·黄连与吴茱萸配伍系列经典类方的药性偏胜的本草分析 | 第35-36页 |
| ·黄连与吴茱萸配伍系列经典类方的生物热动力学研究 | 第36-43页 |
| ·材料 | 第36-37页 |
| ·方法 | 第37-42页 |
| ·结果与结论 | 第42-43页 |
| ·黄连与吴茱萸配伍系列经典类方的化学指纹图谱研究 | 第43-59页 |
| ·黄连、吴茱萸不同配伍样品制备 | 第43-44页 |
| ·化学指纹图谱建立 | 第44-53页 |
| ·化学指纹图谱分析 | 第53-59页 |
| ·化学指纹图谱-生物热活性的关联分析 | 第59-65页 |
| 第四章 结语与展望 | 第65-70页 |
| ·研究结果 | 第65-69页 |
| ·黄连及其不同炮制品药性研究小结 | 第65-67页 |
| ·黄连、吴茱萸不同配伍经典类方药性研究小结 | 第67-69页 |
| ·论文创新性 | 第69页 |
| ·展望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 附录一 化学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数据 | 第73-76页 |
| 附录二 文献综述 | 第76-86页 |
| 附录三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第86-98页 |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