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2页 |
1 绪论 | 第12-22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涉及的研究领域 | 第12-17页 |
·虚拟现实技术与增强现实技术 | 第12-14页 |
·生物特征识别 | 第14-15页 |
·模式识别的方法 | 第15-16页 |
·色彩学简介 | 第16-17页 |
·虚拟背景成像系统的发展及工作原理 | 第17-18页 |
·传统色键抠像 | 第17-18页 |
·虚拟演播室的工作原理 | 第18页 |
·虚拟背景自助照相原理与结构 | 第18-19页 |
·研究现状及课题的提出 | 第19-20页 |
·论文主要内容安排 | 第20-22页 |
2 颜色技术原理与布光技术研究 | 第22-38页 |
·引言 | 第22页 |
·颜色的视觉感知 | 第22-23页 |
·颜色感知的视觉器官 | 第22-23页 |
·颜色感知的阶段理论 | 第23页 |
·颜色评价术语 | 第23-26页 |
·描述主观量颜色术语 | 第24-25页 |
·描述客观量颜色术语 | 第25-26页 |
·利用颜色术语分析和评价图像 | 第26页 |
·颜色观察 | 第26-30页 |
·颜色混合 | 第26-28页 |
·颜色观察生理心理特性 | 第28-30页 |
·颜色模型 | 第30-33页 |
·色彩空间模型 | 第30-32页 |
·色彩空间转换 | 第32-33页 |
·布光技术研究 | 第33-36页 |
·光度学基本概念 | 第33-34页 |
·三点布光法 | 第34-35页 |
·小型照相屋布光实际情况 | 第35-36页 |
·结论 | 第36-38页 |
3 实时人像分割技术研究 | 第38-58页 |
·引言 | 第38-39页 |
·图像分割技术综述 | 第39-41页 |
·阈值图像分割 | 第39-40页 |
·基于边缘信息的分开合并图象分割法 | 第40-41页 |
·蓝背景人像抠取技术 | 第41-45页 |
·基于蓝背景色调聚类特征的人像提取技术 | 第41-42页 |
·基于先验知识的阈值获取技术 | 第42-45页 |
·蓝背景实时人像分割融合技术 | 第45-55页 |
·大恒DH-GG300采集卡简介 | 第45-46页 |
·人像分割质量问题研究 | 第46-47页 |
·人像分割实时性问题研究 | 第47-55页 |
·人像实时融合 | 第55页 |
·结论 | 第55-58页 |
4 基于蓝背景的彩色人像人脸检测方法 | 第58-74页 |
·引言 | 第58-59页 |
·人脸检测方法 | 第59-64页 |
·人脸检测背景复杂度 | 第59-60页 |
·人脸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60-64页 |
·基于人脸轮廓与肤色模型的快速人脸检测算法 | 第64-69页 |
·图像预处理 | 第64-67页 |
·人脸检测算法原理 | 第67-69页 |
·基于肤色分割的脸部区域增长算法 | 第69-71页 |
·rgb规格化色调空间人脸检测 | 第69-70页 |
·脸部区域增长算法 | 第70-71页 |
·讨论 | 第71-74页 |
5 基于光源色温估计的脸部肤色校正研究 | 第74-82页 |
·引言 | 第74页 |
·光源的色温估计 | 第74-79页 |
·色温与标准光源 | 第74-76页 |
·人脸肤色与光源色温的关系 | 第76-77页 |
·基于肤色的光源色温估算法 | 第77-79页 |
·肤色色彩校正 | 第79-81页 |
·色彩校正的基本原理 | 第79-80页 |
·肤色色彩校正算法 | 第80-81页 |
·结论 | 第81-82页 |
6 结束语 | 第82-84页 |
致 谢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工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