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具有可见光或紫外光敏感性的光功能化合物的结构设计及光物理化学性质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引言第11-13页
1 研究的背景与思路第13-35页
   ·光致聚合反应与光致聚合高分子材料第13-16页
     ·光致聚合体系中的光功能单体和基质第14页
     ·光致聚合高分子材料在全息数据存储中的应用第14-16页
   ·光引发原理第16-19页
     ·光致聚合过程中的光物理化学过程第16-17页
     ·光致聚合中光引发剂的引发机理第17-19页
   ·光致聚合中的光引发类型第19-33页
     ·可见光引发剂第19-25页
     ·紫外光引发剂第25-28页
     ·光致变色引发剂第28-33页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内容第33-35页
2 具有可见光敏感的光功能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设计及合成第35-49页
   ·1,5-二正丁氨基蒽醌的合成和结构表征第36-38页
   ·1-N-正丁氨基-5-N-甲氨基蒽醌的合成和结构表征第38-40页
   ·1,5-二-N,N'-(二甲氨基)蒽醌的合成和结构表征第40-42页
   ·含有羟基反应基团的N-烷基氨基蒽醌化合物的合成和结构表征第42-45页
   ·含有丙烯酸酯单体的N-烷基氨基蒽醌化合物的合成和结构表征第45-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3 具有紫外光敏感的光功能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设计及合成第49-62页
   ·中间体2,3,3-三甲基吲哚的合成第50-51页
   ·中间体5-硝基水杨醛的合成第51页
   ·中间体化合物8的合成和结构表征第51-53页
   ·中间体化合物10和11的合成和结构表征第53-55页
   ·目标化合物9,12,13,15的合成和结构表征第55-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4 可见和紫外光引发剂的光物理化学性质第62-83页
   ·氨基蒽醌类可见光引发剂的初级光反应第62-64页
   ·螺吡喃类紫外光引发剂的光致变色性质第64-72页
     ·普通结构的螺吡喃引发剂的光致变色性质第65页
     ·含肉桂酸酯基团的螺吡喃引发剂的光物理化学性质第65-69页
     ·含阳离子功能基团的螺吡喃引发剂的光致变色性质第69-72页
   ·可见和紫外光引发剂的光引发聚合性质第72-82页
     ·氨基蒽醌类引发剂的可见光引发性质第72-77页
     ·螺吡喃类引发剂的紫外光引发性质第77-82页
   ·本章小结第82-83页
5 实验部分第83-92页
   ·主要药品和仪器第83页
     ·实验药品第83页
     ·实验仪器第83页
   ·氨基蒽醌类可见光引发剂的合成第83-86页
     ·1,5-二正丁氨基蒽醌(1)的合成第83-84页
     ·1-N-正丁氨基-5-N-甲氨基蒽醌(2)的合成第84页
     ·N,N-二甲肼的合成第84-85页
     ·1,5-二-N,N'-(二甲氨基)蒽醌(3)的合成第85页
     ·1-N-二甲氨-5-N'-氯蒽醌的合成第85页
     ·1-N,N-二甲氨基-5-N',N'-2-羟乙基甲基氨基蒽醌(4)的合成第85页
     ·1,5-N,N'-二(2-羟乙基甲基氨基)蒽醌(5)的合成第85-86页
     ·含单丙烯酸酯单体的N-烷基氨基蒽醌(6)的合成第86页
     ·含双丙烯酸酯单体的N-烷基氨基蒽醌(7)的合成第86页
   ·螺吡喃类紫外光引发剂的合成第86-89页
     ·5-硝基水杨醛的合成第86-87页
     ·2,3,3-三甲基-3H-吲哚的合成第87页
     ·1-(3-氯-2-羟丙基)-2’,3’,3’-三甲基-3H-吲哚季铵盐(8)的合成第87页
     ·1-(3-氯-2-羟丙基)-3’,3’-二甲基(2H-5-硝基-苯并螺吡喃-2,2’-吲哚)(9)的合成第87页
     ·1-(2-羟丙基-N,N,N-三甲基季铵盐)-2’,3’,3’-三甲基-3H-吲哚(10)的合成第87-88页
     ·1-(2-羟丙基-N,N,-二甲基-N-十八烷基季铵盐)-2’,3’,3’-三甲基-3H-吲哚(11)的合成第88页
     ·1-(2-羟丙基-N,N,N-三甲基季铵盐)-3’,3’-二甲基(2H-5-硝基-苯并螺吡喃-2’,2"-吲哚)(12)的合成第88页
     ·1-(2-羟丙基-N,N,-二甲基-N-十八烷基季铵盐)-3’,3’-二甲基(2H-5-硝基-苯并螺吡喃-2’,2"-吲哚)(13)的合成第88-89页
     ·N-羟乙基-3’,3’-二甲基(2H-5-硝基-苯并螺吡喃-2,2'-吲哚)(14)的合成第89页
     ·N-羟乙基肉桂酸酯基-3’,3’-二甲基(2H-5-硝基-苯并螺吡喃-2,2'-吲哚)(15)的合成第89页
   ·光引发剂的紫外可见光谱测试第89-90页
     ·分析仪器及材料第89页
     ·实验操作第89-90页
   ·光引发剂的光聚合性能的测试第90-92页
     ·分析仪器及材料第90页
     ·实验操作第90-92页
结论第92-93页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第93-94页
参考文献第94-103页
附录 化合物的质谱和核磁谱图第103-112页
致谢第112-113页
作者简介第113-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柔性换热网络综合与设备清洗安排同步优化
下一篇:Ag/TS-1催化剂上丙烯直接气相环氧化制环氧丙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