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 | 第1-4页 |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45页 |
·细胞内NAD水平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3-25页 |
·研究NAD水平的重要意义 | 第13-15页 |
·NAD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 第15-17页 |
·细胞内NAD(H)的检测 | 第17-25页 |
·细胞内NAD(H)分析的困难 | 第17页 |
·细胞内NAD(H)的检测 | 第17-25页 |
·生物氧化还原体系及其抑制效应研究 | 第25-33页 |
·生物体内的氧化还原体系 | 第25-28页 |
·多酶氧化体系的抑制效应研究 | 第28-33页 |
·NADH的氧化还原状态及抑制效应对其产生的影响 | 第29-30页 |
·多酶氧化体系的抑制剂及其应用 | 第30-33页 |
·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 第30-31页 |
·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 第31-33页 |
·在工业生产上的应用 | 第33页 |
·本论文的立题思路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45页 |
第二章 多酶氧化体系抑制效应研究及卡普托利分析 | 第45-57页 |
·引言 | 第45-46页 |
·实验部分 | 第46-48页 |
·仪器 | 第46页 |
·试剂 | 第46-48页 |
·实验方法 | 第48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48-54页 |
·荧光光谱特征 | 第48页 |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48-51页 |
·酸度的影响 | 第48页 |
·H_2O_2浓度对体系的影响 | 第48-49页 |
·Hb浓度的影响 | 第49-50页 |
·NADH浓度的影响 | 第50页 |
·加入次序对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 | 第50-51页 |
·分析方法特性 | 第51页 |
·共存物质的影响 | 第51-52页 |
·样品分析 | 第52-53页 |
·动力学抑制曲线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第三章 痕量还原性辅酶Ⅰ的抑制荧光法分析 | 第57-67页 |
·引言 | 第57-58页 |
·实验部分 | 第58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58页 |
·实验方法 | 第58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58-65页 |
·荧光光谱特征 | 第58-60页 |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60-62页 |
·酸度的影响 | 第60页 |
·L-酪氨酸用量的影响 | 第60页 |
·Hb浓度的影响 | 第60-62页 |
·反应体系的动力学行为 | 第62页 |
·温度对体系的影响 | 第62页 |
·加入次序对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 | 第62-63页 |
·分析方法特性 | 第63页 |
·共存物质的影响 | 第63-64页 |
·NADH对Hb的抑制机理讨论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第四章 基于荧光抑制效应测定L-半胱氨酸 | 第67-79页 |
·引言 | 第67-68页 |
·实验部分 | 第68-69页 |
·试剂 | 第68-69页 |
·主要仪器 | 第69页 |
·实验方法 | 第69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69-76页 |
·产物的荧光光谱 | 第69页 |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69-72页 |
·反应介质和酸度的影响 | 第69-71页 |
·H_2O_2浓度对体系的影响 | 第71页 |
·对甲酚用量的影响 | 第71-72页 |
·反应时间对体系的影响 | 第72页 |
·温度对体系的影响 | 第72页 |
·加入次序对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 | 第72-73页 |
·分析方法特性 | 第73-74页 |
·共存物质的影响 | 第74页 |
·样品分析 | 第74-75页 |
·L-半胱氨酸对Hb的抑制效应研究 | 第75-76页 |
·结论 | 第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第五章 荧光光谱法研究NAD水平和细胞成活率的关系 | 第79-88页 |
·引言 | 第79-80页 |
·实验部分 | 第80-81页 |
·主要仪器 | 第80页 |
·主要试剂 | 第80页 |
·实验方法 | 第80-81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81-83页 |
·酵母细胞的荧光光谱 | 第81-83页 |
·匀浆时间的影响 | 第83页 |
·细胞浓度和荧光强度的关系 | 第83页 |
·细胞活性分析 | 第83页 |
·结论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第六章 维生素K对细胞NAD水平的影响 | 第88-99页 |
·引言 | 第88-89页 |
·实验部分 | 第89-90页 |
·细胞来源 | 第89页 |
·主要仪器 | 第89-90页 |
·主要试剂 | 第90页 |
·方法 | 第90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90-95页 |
·维生素K对细胞质膜氧化还原活性的影响 | 第90-92页 |
·K_3Fe(CN)_6存在下维生素K对细胞的活化作用 | 第92页 |
·活化时间的影响 | 第92-95页 |
·K_3Fe(CN)_6浓度的影响 | 第95页 |
·结论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9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9-102页 |
·结论 | 第99-101页 |
·展望 | 第101-102页 |
附录: 作者在攻博期间已发表或待发表的与本工作有关的论文 | 第102-103页 |